《獨行月球》這部電影像是一場過家家,就像小說里爽文小白文受眾頗廣,但不代表小白文就是好書。這部電影在我看來和爽文如出一轍,簡直是各種情緒的大雜燴,把各色煽情和包袱放在科幻的大鍋里亂燉,撒上大把調料,很多人就吃這套,他們會說好吃就完了,美食不分高下,就算是用大量調料包勾兌出的味道,依舊算是美食。
可過濾掉調料包后,你會發現電影在科幻、邏輯、行為方面都完全經不起推敲,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感覺,為了戲劇性,其他都可以讓步,電影中大量的生硬轉折和強行煽情都能證明這一點。獨行月球是一道味道甜辣的開胃菜,大家都愛吃,但食材和廚藝并不高明,主要靠醬汁調料提鮮,這樣一部電影不能成為經典,只能是大致好評的合家歡商業片。
一部電影有不同的評價是很正常的,有人批評也會有人認可,但我實在是想不通為啥對于一個及格線以上的作品會有這么多批評的視頻,甚至于我幾乎沒看到幾個正面評價的視頻,而且文化語言類的東西就像郭德綱說的,很難徹底分出高低。從整個電影界來看,口碑佳作的電影數不勝數,中國市場的電影的現狀又有目共睹,能提上臺面的少之又少。
但正如這部影片的喜劇定位,觀眾們的很多好評也是對其喜劇部分的肯定。但up從一個電影人的角度從各個方面來分析和影評,本身就是不同的視角,更多方面的意見,較之觀眾不同或者標準更高是沒有問題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