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評分8.8分的日本電影《比海更深》看完好像明白了親人之間的那種羈絆感。是因為有血緣關系,才使得親人更加的珍貴和唯一嗎?算是也算不是吧!畢竟即便沒有血緣關系,只要相互牽掛的彼此,最后也會變成親人吧!就像長久結婚的夫妻最后,都會變成親人般的存在。
因為都已經熟悉了彼此的習慣和生活。可能一開始的時候會慢慢地磨合,有時會產生爭吵甚至大打出手。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兩個人在時間的洪流中逐漸地習慣了彼此,哪怕是表面的了解到了對方的存在和意義。雙方的感情就會產生質的變化了吧。
日本枝裕和的片子《比海更深》講述的就是親人之間的那種羈絆以及包容。所以即便男主人到中年一無所有,一事無成,甚至喜歡賭博,還自視清高。他的母親和兒子卻從來沒有嫌棄他。對于他的母親來說,這一生過得也算清苦,可是即便如此,因為從來沒有深愛過任何的人,所以才會可以如此快樂和幸福地過好每一天,期盼著新的一天的到來。
哪怕四十年如一地住在一棟狹小的宿舍樓中,沒有孩子們的陪伴也依然快樂而又幸福的生活。而男主曾經是一名作家,當然現在也是,只是由于在第一篇處女作成名之后,他就再也沒有寫出第二本與之成功的小說了。就是因為他的自視清高導致他不愿屈尊于去為了錢創作沒有靈魂的作品。
導致妻子跟他離婚,而他也只能每一個月與兒子見上一面。為了每次能夠見到兒子,他拼命地攢錢,甚至想要動用自己去世的父親的遺物來籌錢去見自己的兒子。枝裕和將這種平凡瑣碎的日常,拍得十分的細膩,哪怕是對話,也讓人有一種舒適感。
故事節奏很日常,也很簡單。對話有時候會蹦出金句,卻又顯得不那么的刻意,就好像是必然要說出去的東西一樣。節奏很慢,畫面很少,都是對話。即便如此你依然能夠感受到電影中的那種只有你在見到極為平常和親密的人,才會表現出來的舒適感。
男主看著雖然像個沒心沒肺,大大咧咧的人,但是心思細膩。明白即便跟妻子離婚了,也不能失去孩子,讓孩子脫離父親。即便他的童年因為父親的存在而讓自己的家庭遭受苦難,他甚至活成了父親那樣的人。但是他還是盡力地給予自己兒子的愛。也不愿缺席他的成長,哪怕這份缺席只是一個月一次。
是一部值得一看的電影,看電影中,如何將日常瑣碎的事情拍成電影,還如此使人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