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罰罪》是一部熱度劇,這一點不用懷疑;電視熱度,都是大家七嘴八舌起秧子給嚷起來的。既然是嚷起來的主,就必然經得起嘈雜,受得住置喙。聲明一下:雞蛋里挑骨頭,不要見怪。要怪就怪墨子就好這一口。
《罰罪》好的方面就不說了,這是劇宣的差事,不能搶人家的飯碗;只要記得一點:能炒起來的總是有可炒之處,沒有誰能隨隨便便成功。只要功夫深,萬物皆可炒!除了一樣,就是中國的股票不能炒。這里面水很深,除了坑還是坑,純粹是一張麻子臉!
今天借這個機會聊聊《罰罪》的形式主義。形式這東西怎么說呢,不能不要,比如說生活中就需要點儀式感!沒有點儀式感的陣杖,顯得不夠莊嚴;但也不能太過了,過猶不及。形式主義一旦泛濫,是要死人的!這樣的案例不在少數。
結合《罰罪》,講三個形式主義作怪的花絮。
一是坊間傳聞《罰罪》的歷史原型是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縣黃鴻發案,案犯黃有五個兒子,所以《罰罪》不惜犯眾怒非要湊足“五”這個數!前文中墨子討論過這一點,犯的就是形式主義的毛病。宗旨是要神似,沒必要追求形似。表面上的功夫要不得,也不能要。
二是趙嘯聲辦公桌抽屜斗里放了一大堆手機,好像是根據他那一副撲克來對應的。一個王八趴在一支手機上,累不累啊?關鍵是軟件(電話卡)要跟得上,沒必要在硬件上(手機)這么鋪張浪費。都知道趙家不差錢,但這么龐大的基礎設施不利于管理,也不利于保密工作。按照行業慣例,一張卡打過一次就從馬桶沖下去。友情提醒一下,需要使用不記名卡。
趙家從事如此“高、精、尖”的活兒,保密工作條例如此不規范,請問:人生這副牌,你還怎么打?對于那些“在其位”的人來講,拿多拿少當然是一個重要指標,但更重要的是安全。安全、安全、安全,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有命賺還得有命花,才是真正的人生贏家!
老趙按理說也是見過世面的人,如此明目張膽的土鱉行徑,拿一大堆手機來“擺地攤”,請問幾個意思?
更搞笑的是在某間房子里,趙嘯聲還做了個“傘”的造型,每根絲線可以控制一張牌,每張牌對應一個“保護傘”的照片。這是什么神操作?想昭告天下啊?第二點就很過分了,最后一點更是匪夷所思。老趙你也忒不講規矩了!
不講規矩的人,在這個行當是混不下去的。也見過留憑證的,都是偷偷摸摸拿個小本子記下來,塞在墻縫里,或者裝在土罐里埋在院子里的桂花樹下,或許直接放到瑞士銀行的金庫中去。老趙的做法也太不上檔次了!
唯一合理的解釋是怕觀眾理解不了,所以要做到直白再直白。估計老趙是做木板出身,喜歡搞造型,否則這個“傘形”他是怎么想出來的,又是怎么做出來的?真讓人著急!
要墨子說,老趙也有點太小瞧現在的觀眾了,都是人精,一點就通的!在這樣一個偉大的時代,請務必相信人民相信黨,相信觀眾的智商。
猜想,老趙應該是一個很靈活、很懂得變通、很有深謀遠慮的人,否則無法解釋在昌武這么一個小地方,能建立一個網絡如此嚴密的獨立王國。誰曾想到卻給編導成如此一個刻舟求劍、不曉得變通、只講形式主義的人。
這到底是老趙的悲哀,還是保護傘們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