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口秀大會》第五季,第一次分組賽中,和小鹿對決晉級,而備受觀眾吐槽的拉宏正式淘汰,同一組的童漠男、楊笠順利晉級,面對這樣的結果,卻還是有很多觀眾不滿意,彈幕認為——就這一組的比賽來說,步驚云交出的成績單也應該被淘汰。
也就是說,部分觀眾會認為,從結果來看,步驚云會留下來參加下一賽段節目是沾了賽制的光,當初突圍賽步驚云淘汰張駿這件事也很有水分。
突圍賽中,第二年出現在《脫口秀大會》舞臺上的張駿聊的是自己考博的梗,情節設計巧妙,環環相扣,雖已經過去兩周,可如今想來,段子依然印象深刻;當初步驚云挑戰他的段子你愛是什么,則沒什么特別印象。
如果不是翻回去對照,一個爆梗也想不起,可想來無非是她和老公的那些事——為什么會是這種猜測,從舞臺突圍賽,到如今的1V1對決,步驚云講的全是這一個主題,雖然是同一個主題,但也沒什么能讓觀眾記住的爆笑點。
這種風格怎么說呢?有夫妻雙方戀愛的趣事,但沒什么印象深刻的趣事。特別是這一次她上臺講的段子,從開始到結束像是一篇小作文,硬說爆梗的話就是拉宏下去后,她登臺時調侃的那句“下去了一個萌妹子,上來一個老嫂子”以及“原來愛情真的會呼叫轉移”。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反差,可能和步驚云做脫口秀給自己的定位有關,第一次亮相《脫口秀大會》的她,用生活化的語錄,講述著瑪麗蘇的故事,加上她的形象,反差特別明顯,這種反差和當初李誕、大張偉等四位領笑員面對拉宏第一次登臺的感覺是一樣的:新鮮感,這種新鮮過去后,她們的段子不足以支撐觀眾的喜愛。
簡單總結就是,有些人登上《脫口秀大會》的舞臺,但她們并不能稱之為脫口秀演員。
這種評價的標準是什么呢?對步驚云和拉宏的不喜歡應該是原教旨脫口秀推崇者的自然選擇——原教旨脫口秀是說追求純粹的脫口秀,不希望被其他問題束縛,希望演員能在臺上盡情揮灑。
對于推崇原教旨脫口秀的觀眾來說,會覺得肉食動物出現在這個舞臺很奇怪,每次他們出場都想跳過;
會覺得當初王勉的音樂脫口秀是一種討巧,奪冠多少有些夸張,是節目硬捧的結果;
會覺得楊波的脫口秀表演像是冷笑話合集,除了轉折帶來意外,并不能代表他文本強。
這種觀點好不好,別說觀眾,就是專業的喜劇人也無從定論,因為要求了純粹,就代表著要接受小眾,可脫口秀演員之所以登上《脫口秀大會》,是希望更多人認識他們,他們的創作被更多人認可,這讓他們的創作很多時候是帶有妥協的,也就是傳統意義上的:觀眾喜歡什么,就給什么。
笑果作為一家成功的喜劇公司,更是用這種廣納百川的流量為王,為脫口秀拓寬了道路,商業上的成功通常會被認為是媚俗,但別說脫口秀,各行各業的人都要吃飯,在堅持底線的情況下多一些嘗試,這應該也不算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