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是一門傳統的曲藝藝術,傳承至今已經許多年歷史了,并且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許多的名家,但是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出現了許多的陋習。
牛群著名的相聲演員,其師承常寶華,有一句話說得好,那就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我想牛群老師就做到了,他當初和馮鞏合作可以說是十分成功。我認為牛群老師除了輩分之外在相聲領域的藝術造詣方面已經超過了他的老師常寶華。
其實弟子優秀也是給老師長臉,當初侯耀文先生收徒郭德綱,那么原因是什么,其實郭德綱沒有跟侯耀文學習什么。而侯耀文收郭德綱無非是為了壯大門戶,因為無論如何他是自己的徒弟。
牛群老師曾經和馮鞏可以說是春晚舞臺上的黃金搭檔了,但是后來牛群老師退出了舞臺去從政了,至此在相聲界也是有些沉寂。但是無論如何沉寂,他也是相聲演員,他也是常寶華的頂門大弟子。
但是后來不常寶華收了年過花甲的侯耀華,當時牛群老師也參加了,并且得知侯耀華成了大弟子之后,牛群說了這樣一句話,那就是“師父現在他成了大師哥了,我成了老二了”,說完之后是當場離開。
其實這句話說出了無奈和心酸,這就是相聲界的陋習,都說相聲界看重規矩,難道這就是所謂的規矩嗎?其實看重的無非是名氣罷了,如果牛群老師一直堅守在相聲舞臺,并且與馮鞏、姜昆等人一樣有名氣,甚至于在曲藝界有一定的話語權,那么想必如今這個大師哥還是牛群的吧!
所以說,這有時候就是陋習,而所謂的師承只不過成為了一些人口中的擋箭牌罷了!其實無論怎么做這些都是一個名頭罷了,因為你沒有藝術,觀眾不歡迎你,你輩分再大又能如何,不也都是虛無縹緲的嗎?
因此,現如今的相聲藝人不用在所謂的師承上下太大的功夫,而應該多多鉆研藝術,并且多多貼近觀眾,創排好的作品,并且要反思如果自己離開體制內能夠靠藝術養活自己!
(聲明:此文章內容文字系愛傳統的少年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告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