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前段時間有去電影院看“含騰量”100%的《獨行月球》嗎?
這部電影改編自韓國漫畫家趙石的同名漫畫。除了電影精彩的內容外,海報設計也非常出彩。
其中由黃海老師設計的《獨行月球》IMAX專屬海報,在恰逢紀念1969年7月20日,人類第一次登月成功的“人類月球日”發布。
海報中,無垠深空中只有微弱的星光閃爍,碩大的月球與渺小的身影形成巨大反差,天地一沙鷗”式的極致孤獨感呼之欲出,而似乎正在分崩解體的月球,則象征獨孤月將面臨極其嚴峻的生存危機。
《獨行月球》
很多設計沒靈感時,電影海報也是找尋靈感的一個方向。
因為鏡頭下的每個光影聲色都能激發對畫面的想象空間。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欣賞下不同導演的電影海報。
1)王家衛
王家衛的電影風格絕對是華語圈中獨樹一幟的,尤其是對于獨特的鏡頭處理和出色的色調風格把控。
在他的電影里較常使用的冷暖對比強烈的色彩,純度偏低以營造懷舊的港風年代感,以及鏡頭柔焦且顆粒感重的畫面質感,都具有顯著的表現主義。
電影鏡頭里的色調風格在海報中也難得的保持出相統一的風格,這使得王家衛三個字代表著港風文藝電影的標志性代表。
王家衛自己本人也說過,色彩藝術不僅是視覺造型,還是情緒氛圍,不僅是色調,還是情調。
《春光乍泄》
《重慶森林》
《花樣年華》
2)姜文
姜文影片影調獨特,注重光與影的運用,黑色幽默,有極強的諷刺性,獨特的人物形象塑造,對英雄主義的偏愛。
在姜文的電影中,色彩除了具有刻畫人物、渲染情緒的作用外,更直接承擔了表達導演立場和構建影片整體風格的功能。
暖色是姜文影片經常用到的顏色,火焰、鮮血、落日傍晚還有烈日般的燈光,使人產生熱烈、危險、誘惑的感覺,這也體現在海報的色調中。
《太陽照常升起》
《邪不壓正》
《陽光燦爛的日子》
3)婁燁
他的作品大多放在小眾人群的視角中,紀實手法拍攝影片是他賦予的個人化色彩,所以會追求自然光低照度的真實感與壓迫感。
利用晃動與跟拍呈現的焦灼,喜歡幾乎頂臉上的大特寫,最大程度逼近人物復雜內心的手段是婁燁創作的美學風格。
電影鏡頭里的質樸與真實感的低照度也得以體現在海報中保持高度的統一,用更簡潔直接的版式、無修飾的人物畫面表達出了婁燁對于藝術自由的向往。
《蘇州河》
《風中有朵雨做的云》
《春風沉醉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