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小時候,生活在一個小縣城的我,對于電影院是非常陌生的,會覺得去大城市的電影院看電影應該是件很享受很奢侈的事情。
雖然學校也會定期組織看電影,但是和電視里面男女主角約會的電影院完全不同。(小縣城的電影院并不叫電影院,而是叫XX劇院,而非現(xiàn)代化的電影院。當然后來的后來,這個小縣城還是有了現(xiàn)代電影院)
再后來,去了大城市念書和工作(成都),在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還沒有興盛的時代,去電影院看一場電影也是昂貴的,所以那個時候的我都是選擇在電腦上看電影,那個時代,幾乎看不到正版,也沒錢看正版。
隨著團購的興起,那大概是2014年,我開始在糯米網(wǎng)上團電影票,然后拿著團好的卷碼到電影院驗證并且選擇要看的電影。是的,那個時候還不能直接訂某個電影院以及座位。
2014年,35塊錢就已經(jīng)可以在成都(其他一線城市應該也可以)自由的看電影了,那個時候的我表示這在消費的能力范圍之內(nèi)。
再后來,微信上,美團上已經(jīng)可以非常方便的買到某個場次以及具體座位的電影院,價格還非常便宜,看電影以及變成了日常娛樂的一種消費。(20多塊錢看電影隨隨便便)
時間來到了2018年底,我從曼谷飛回成都辦一些事,順便在成都玩耍幾天。在某一天的下午,我打算去附近的商場看一場電影,打開美團APP,最近的班次是3.20分,正打算要買票的時候,美團說臨近開場時間太近,無法購買,于是我就打算去現(xiàn)場購買。(可能在泰國呆太久,忘記了一些套路)
來到成都高新區(qū)這個非常時髦的電影院前臺,我說出了要看的電影院場次后。店員詢問我是否有會員,沒有。
噢,100人民幣一張電影票。(我想說我在新加坡市中心的電影院現(xiàn)場買票也才不到10塊新幣,折合人民幣40多塊)
什么情況?????一百元???????????我不可思議的望著店員,試著重復了一下,以便確認我真的沒有聽錯!
沒有會員單次觀看費用100元!!!! 店員還帶著一副歧視的眼神。(我沒頂?shù)米。谑谴蜷_美團訂了另外一家電影院的票,33元)
我真的很難想象2018年的成都還有這種坑人的套路,為了讓你開會員,單次觀影的價格爆表。(這樣的情況在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興起之前,一直存在,成都的很多行業(yè)一直靠這樣的手段圈錢,而當我去了廣東之后,我發(fā)現(xiàn)這的情況幾乎沒有,在廣東,甚至線下買票比線上還便宜,所以我真的很喜歡廣東,很實在的一個地方)
而我在泰國看電影,線上線下幾乎是一個價格,不管有沒有會員,現(xiàn)場買票正常都是150泰銖,或者180泰銖。
在泰國看電影,我通常選擇在line上面購買門票,然后截圖卷碼去電影院自助取票區(qū)拿票,之后就可以直接進入觀影區(qū)。
在泰國看電影有一個很大的獨特體驗是,電影開始之前會有一段國歌時間,這個時間里面需要觀眾 起立,以示尊重。
當然,這個并非強制性。我在曼谷看電影的多次體驗之中,總會有很多外國人不會起立,依舊巋然不動,也會遇到某一些不起立的泰國人,吃著薯片,喝著可樂,嗨的遭不住。不過,正如我所講,這并不是強制性的,所以起立與否是個人自由。
另外一個難以忍受的是,廣告時間太長,差不多就坐之后要看半個小時的廣告,才可以進入正片時間。所以如果忍不住的話,可以遲到不多20分鐘再入場,哈哈。
當然在泰國看電影,對我而言很爽的一個點就是,我還真的沒有在電影院聽到過某個人的電話響起,或者某個人在電影院內(nèi)大聲的講電話,以及一群人高聲討論等等等。
對于喜歡安靜與沉浸觀影的我而言,這是最好的體驗。
曾經(jīng)的泰國電影院付款方式上比較單一,尤其是自助購票機非常依賴于信用卡,而現(xiàn)在付款方式非常多元,泰國的各類電子支付電子錢包都支持,幾乎可以滿足所有人的支付需求。
最后,我認為在泰國與中國看電影的最大區(qū)別是,片源。
在泰國可以看到很多國家和地區(qū)的電影,某一些電影的排片時間,泰國可能會比大陸地區(qū)提前很多。再來是,某一些可能具有爭議的電影,泰國是可以看到,而大陸地區(qū)的話可能過不了審。
在泰國很難看到華語電影,就算有也大部分是港片,而大陸地區(qū)的電影并沒有很多。所以如果要看華語電影,在泰國真的比較尷尬。而在新馬,華語電影則是主流。
當然,在國內(nèi),也幾乎看不到泰國電影。。。。
最后,本文沒有任何吹捧或者貶低的意思,只不過實事求是將過去的經(jīng)歷寫下。
馬克在泰國,一家泰國的小眾媒體團隊,持續(xù)和你一起分享泰國獨特視角和各類有趣見聞。喜歡請分享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