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平老師
賈淺淺,最近火了!她是怎么火的,想必大家都所耳聞,她不僅是文二代,還是賈平凹之女、西北大學在讀博士、西北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如果單看賈淺淺的履歷,也沒什么值得討論的地方,博士、副教授本來就不稀奇,在高等教育快速發展的今天,博士副教授隨便抓,一抓就是一大把,賈淺淺為何就如此出名,能夠讓全國人民關注她?
賈淺淺的詩歌到底怎么樣?因為我們都是普通人,看不懂賈淺淺詩歌的境界,雖然網絡里充滿一片對賈淺淺的質疑聲、嘲弄聲,但是賈淺淺的詩歌還是得到了一些文壇作家的肯定,而且有專門的寫手對賈淺淺的詩歌進行了評述,而且評價頗高。
如果沒有圈內人士的鼓吹,賈淺淺能列為中國作協候選人,說出來沒人相信吧?
作協態度大轉變,到底有無標準?
近期,中國作協就《中國作家協會2022年擬發展會員名單》名單爭議做出回應,中國作協書記處認真聽取各方意見后,研究決定不將賈淺淺列入2022年新會員名單。
據悉,2022年共有2211人符合入會申請條件。中國作協組織專家咨詢評議,經投票產生推薦入會名單,中國作家協會公布了944名擬發展會員名單,賈平凹之女賈淺淺也在名單之列!
文豪之后,作品傍身,頭銜加持,賈淺淺在詩歌圈小有名氣,比如賈淺淺是2019年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關注青春,擦亮星光”評選出的年度十大詩人之一。此外,賈淺淺作為代表參加第35屆青春詩會,出席第八次全國青創會,榮獲第二屆陜西青年文學獎·詩歌獎,眾多榮耀加身。
賈淺淺擬被中國作協吸收會員的消息不脛而走,網友隨即指出,她的詩歌過于低谷甚至帶有葷段子的味道,被網友質疑,甚至中國作協也被譴責,賈淺淺入會是真有本事還是靠拼爹換來的?
隨著輿論聲愈演愈烈,作協做不下去了,隨即發表聲明:中國作協書記處認真聽取各方意見后,研究決定不將賈淺淺列入2022年新會員名單。
在此之前呢?賈淺淺如何沖出重圍的,作協并沒有說明原因,作協說認真聽取各方意見后作出的決定,這個各方意見指的是誰的意見,麻煩作協給個解釋!
作協吸收會員有沒有標準?
這個問題,網友都在質疑,其實作協吸收會員是有白紙黑字的標準的,如果符合標準就大膽吸收她入會就是了,如果不符合的話,就不要去公示,那么,賈淺淺符合哪一類情況?麻煩作協說明。
不僅是賈淺淺,就連明星劉曉慶也被作協吸收為會員,你說搞笑不搞笑?
有網友披露:劉曉慶果真是個文人,不僅是書法家,還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真的令人不敢相信,劉曉慶寫過書嗎?
說起熱捧劉曉慶,簡直和賈淺淺一模一樣的,恩師曾來德曾經有一段吹捧劉曉慶的話,至今讓人記憶猶新,曾來德說:“曉慶天生就是文人,當之無愧的書法家,她的影響力甚至超過了一般的書法家!”
這不由得讓我們想起武漢大學榮光啟教授評價賈淺淺,賈淺淺的詩歌作品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這是在文學界得到肯定的,是公認的、賈淺淺的文學才華進作協肯定沒問題,這是她憑本事當選作協會員,跟她父親賈平凹沒有關系。
難道入作協需要大咖去捧嗎?事實就是如此,你不得不信。
劉曉慶咋就成了作協會員了呢?
重慶作協主席黃濟人出面解釋,說劉曉慶有四本著作,已經符合條件了,我們來看看劉曉慶這四本著作是什么。
小編查了資料,發現她的四本著作基本是以一個口氣寫的,第一本是《我的路》,這是1983年,那時候劉曉慶正當紅火。第二本是《我這八年》,是1987年出版的。第三本是《藝術與愛情》,這是1992年第一次婚姻發生改變之后出版的。第四本是《我的自白錄》,副標題叫作“從電影明星到億萬富姐”,是1995年出版的。
這些書籍基本是以自傳形式體現的,怎么就叫做著作了呢?曾來德說劉曉慶是個文人,還是作協會員,大家覺得她符合作協的標準嗎?
中國作協是個權威的組織,吸收會員應該有嚴格的流程和標準,作協把賈淺淺高高舉起又輕輕放下,把劉曉慶吸收為會員,這不得不讓人質疑作協的標準有問題。
對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