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口秀大會》的女性視角還是比較少的,往年里能沖到半決賽的女性脫口秀演員更是屈指可數。今年雙胞胎在第二輪就慘遭淘汰,倒是時隔兩年重返脫口秀舞臺的王思文闖入第三輪。
闊別舞臺兩年,想要迅速找回當初的狀態其實很難,不過,思文的能力和水平還是在線,第二輪燃炸舞臺就已經很吸睛了。第三輪她選擇講述的話題是“退網”,在這個話題下面的脫口秀演員們都有自己的切入點,比如網絡暴力,又比如粉絲經濟,再比如待在網絡世界也挺好。盡管思文沒能成功晉級,但她的角度和文本還是值得反復細品的。
思文的文本前半段以容貌焦慮為切入點,再結合自己的離婚經歷,強調過什么樣的生活就歌頌什么樣的日子。前半部分的內容完成得非常好:每天一打開小某書,感覺大家長得都和明星一樣,搞得我走在大街上看到別人都覺得怎么會有那么多普通人啊?,F在網上沒有一個36歲的人長得像正經的36歲。
那個年齡(父母那個年代)的36歲多真實啊,她們有眼紋、法令紋、魚尾紋、小細紋、抬頭紋、川字紋,我媽還比別人多了一個王思文。
現在網上別說36歲了,四五十歲的人長得都跟20多歲似的,天天上網的時候都覺得中國根本不存在老齡化的問題。我現在這個年紀我要發自己的照片還要被人夸,就要發個文案:姐姐今天70了,素顏狀態怎么樣?
胡靜曾經在一檔綜藝里說過:“衰老是你沒有辦法去跟命運對抗的事情,每一道皺紋是每一個故事?!倍?,化妝品、醫美、美顏濾鏡的存在,讓很多人有了更多“變美”的權利和選擇。以前我們看到一個人不符年紀的年輕,會說這個人保養得好,而今看到一個人符合年紀的容貌卻會感慨對方老了。
但是,變老難道不是人生的必經之路嗎?每個人都擁有變美、“變年輕”的權利,同樣,他們也應該擁有自然老去的權利。這才是真正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