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舊上海30年代的娛樂圈,人們立即會想到一個人的名字——“金嗓子”周璇。
她是民國時期的“金嗓子”,她是那個時代的電影皇后。
周璇是一個孤女,其身世眾說風云,其中比較靠譜的說法就是周璇原名蘇璞,原本是常州一戶蘇姓人家的小姐,蘇家乃江南的書香世家,父親蘇調夫畢業(yè)于金陵大學,后來成為一名牧師;母親顧美珍在常州的當?shù)蒯t(yī)院做護士長。
在中國的漢字中,“璞”為美玉在未雕琢前的稱呼,蘇璞的父母為女兒起這么一個名字,可見他們對自己孩子的喜愛程度。
可惜的是,蘇璞的只過了三年的好日子,因為母親顧美珍工作上的緣故,她被送到舅舅家吃飯。
顧美珍以為自己只是與女兒小別,誰料到,這一送竟成了母女倆的永遠的分離。
蘇璞的舅舅是個大煙鬼,沒錢買煙的他居然將自己的外甥女賣了。
可憐的蘇璞就這樣離開了父母,幼小的她被拐賣到一戶王姓人家。
王姓人家讓蘇璞跟自己姓王,他們平時對她還不錯。
好景不長,某一天,王姓人家的夫妻離異了,他們嫌蘇璞是個累贅,又把她賣到了上海一戶姓周的人家。
這戶人家的男主人名叫周文鼎,從此以后,蘇璞變成了周小紅。
回頭再說,蘇璞失蹤后,母親顧美珍悔恨不已,夫妻倆也曾四處尋找,但一直沒有女兒的下落。
這個故事的真實性已經(jīng)無從考證,但周璇真的被人賣到了周家,她的養(yǎng)父的確叫周文鼎。
周文鼎也是一個抽大煙的,家里的錢都扔進了煙館,日子過得異常艱難。
在周家,周小紅過得很苦,她吃得差,穿得差,每天起早貪,拼命地做家務。
一天,周小紅正在做家務,周文鼎的兒子對她吼道:“我和爸媽都不喜歡你,因為你不是我們的家人,你是被買來的丫頭?!?/p>
男孩的話,像是晴天霹靂,震驚了周小紅,原來自己不是周家人,那么我的親生父母究竟是誰呢?
周小紅傷心地哭了,她想找養(yǎng)父母問清楚,可等到只是一頓訓斥。
也許是因為周小紅知道了真相,周文鼎私下里找到老鴇,想把自己的養(yǎng)女賣入青樓。
眼見周小紅就要墜落深淵,幸好養(yǎng)母心存善念,在關鍵時刻救出了周小紅。
雖然周人紅逃過了一劫,但周家己是虎狼之地,她是再也呆不下去了。
1931年,15歲的周小紅加入了黎錦暉創(chuàng)辦的“明月歌舞團”。
黎錦暉是“中國流行音樂的奠基人”,他很喜歡15歲的周小紅,可又怕小姑娘吃不了苦,因此在剛見面的時候就問她:“小姑娘,練習唱歌很苦的,你受得了嗎?”
“我受得了的,我很能吃苦”,周小紅一邊點頭,一邊說。
“明月歌舞團”人才濟濟,大多數(shù)人都不上15歲的周小紅,他們嫌她長得太矮,又指責她不會說國語。
周小紅看盡了白眼冷落,她很想學國語,但找不到老師,心里焦急萬分。
這個時候,有一位名叫嚴華的男人出現(xiàn)在她的生命里,他風度翩翩,厚道可親。
嚴華手把手教周小紅學國語,又將唱歌技巧傳授給她,日子久了,兩人互生愛慕之情。
周小紅性格內向,她愛嚴華,卻說不出口,只能將他寫進日記里。
隨著時間的流逝,周小紅不僅學會的國語,還能唱出動人的歌聲,一句“與敵人周旋在沙場上……”,讓她得了個“周璇”的藝名。
蘇璞、周小紅己經(jīng)成為過去式,現(xiàn)在的人們都稱她為周璇。
不知道是不是藝名的原因,周璇的一生都周旋于愛恨情仇之中,難道這就是所謂的“宿命”嗎?
1932年,女主角王人美因為臨時有事,未能趕到歌舞表演現(xiàn)場,周璇臨危受命,代替王人美擔任歌舞劇《特別快車》的女主角。
都說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周璇天生一副好嗓子,再加上平日里的勤學苦練,一曲唱罷,掌聲雷動。
《特別快車》成就了周璇,周璇成就了《特別快車》,她的第一張唱片問世了。
隨著“明月歌舞團的不少名演員踏入影壇,歌舞團無法正常演出,只好宣布解散。
周璇在嚴華的幫助下,由“明月歌舞團”轉入新華歌劇社,繼續(xù)自己的歌唱生涯。
1934年,上海各家電臺舉辦歌曲比賽,周璇、白虹和汪曼華名列前茅,她的事業(yè)再創(chuàng)佳績。
人人都夸周璇的歌聲是天賴之音,只不過他們不知道,周璇音色很美,聲音卻很小,聰明的她借助麥克風話筒,使得自己的歌聲如同說話一樣的悅耳動聽。
周璇在演歌時總是用嘴唇緊緊貼近話筒,這種演歌方法被日后的鄧麗君發(fā)揚光大。
在那個年代,周璇的歌紅遍大江南北,報刊評論她是新出現(xiàn)的小歌星,前程似錦,電臺稱譽。她的嗓子如金笛鳴,沁入人心。
從此以后,周璇有了一個雅號——金嗓子。
漸漸地,周璇引起了電影導演的興趣,他們認為乖巧可愛的她很適合演小家碧玉。
1937年,電影《馬路天使》讓周璇名聲大噪,她在片中主演歌女小紅,并演唱了兩首歌曲,它們分別是《天涯歌女》和《四季歌》。
著名影星趙丹在《馬路天使》里扮演男主角,他對16歲的周璇贊不絕口,兩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周璇的一生有過三段感情,但每段帶給她的只有傷痛。
嚴華是周璇的第一任丈夫,他們愛得深沉,可婚姻生活并不是一加一那么簡單,它需要兩人共同的努力。
周璇比嚴華小8歲,她在丈夫眼中是個不成熟的小女孩,什么事都不能自己做主。
從劇本的選擇到搭檔的名字,嚴華總愛親自把關,時間久了,周璇自然有怨言,夫妻倆矛盾多了,沒有了以往的默契。
婚后,周璇加入了大中華地區(qū)影片公司,在這里她相繼接演許多電影,超負荷的工作讓嚴華心痛不已。
為了妻子的健康,嚴華找到了大中華電影公司的老板柳中浩,告訴他不許給周璇安排過多的工作。
柳中浩是個純粹的生意人,怎么可能放過這顆搖錢樹,他假意認周璇做義女,鼓勵她趁年輕多拍些電影。
恰好在此時,周璇對丈夫有了隔閡,她也想多拍點電影,多賺點錢,于是便答應了柳中浩。
自己全是為了妻子好,妻子卻聽外人的話,嚴華十分生氣,他命令周璇馬上離開大中華電影公司。
只是,讓嚴華沒有想到的是,一向柔弱的周璇拒絕服從,夫妻倆大吵了一架。
婚姻生活中,夫妻之間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嚴華的大男子主義只會事得其反。
一天到晚的拍戲,無休無止的工作,周璇終于體力透支,她不幸流產了。
失去孩子,對周璇無疑是個巨大的打擊,她無數(shù)次地期盼孩子的到來,她要用全部的愛來彌補自己人生的缺憾。
隨后,周璇將時間全放在工作上,只有拍戲才能沖淡自己的痛苦。
周璇可以用工作麻痹自己,但嚴華卻無法忍受寂寞,他感到妻子離自己越來越遠,婚姻的小舟就要沉沒。
無論在什么時候,明星永遠有緋聞,那些正假難辯的言論使嚴華喪失了理智,他開始懷疑周璇,夫妻關系更加惡化。
一陣大吵過后,周璇心煩意亂,她想一個人冷靜一下。
周璇本來只是想好好地冷靜冷一下,但柳中浩又來攪局,他裝出一副關心人的樣子,勸說周璇暫時離開嚴華,住到自己的家里,這樣拍戲也方便。
果然不出所料,涉世未深的周璇答應了。
妻子離家出走了,嚴華六神無主,為了挽回感情,他做了件非常愚蠢的事,在上海《申報》和《新聞報》刊登了“周璇啟事”,聲稱周璇拿走了家里的存折。
嚴華的本意是想讓周璇回家,但這則啟事深深地傷害了周璇,憤怒的她也在《申報》和《新聞報》上刊登了“周璇啟事”——
“家里的錢財都是她一人所賺的,怎能說是婦嚴華所有?”
事情鬧到這種地步,夫妻緣分已盡,周璇結束了婚姻。
周璇離婚了,她以為自己將迎來新生,殊不知她成了老板的棋子,只能不斷地透支生命。
柳中浩要趕進度,規(guī)定電影《三笑》在7天內拍完,作為主演的周璇忙得不可開交,每當她疲憊不堪的時候,公司里的人就給她打營養(yǎng)針。
長期繁重的工作,周璇患上了偏頭痛、失眠,心悸等病癥,可電影公司不準她休息,他們不愿意放棄這部美麗的提款機。
除了拍戲只有孤獨,周璇累了,她想找個男人靠一下。
嚴華沒有忘了周璇,他請求復婚,可破鏡不能重圓。
1941年,周璇認識了后來的“話劇皇帝”石揮,他們好過一陣子,還訂了婚,但聚少離多的愛情不會長久,誤會使他們變成了陌生人。
失意的周瑖離開上海,獨自一人去了香港,她又結識了一個男人。他的名字叫朱懷德。
朱懷德的體貼讓周璇心動,他們同居了,很快,周璇懷孕了。
可沒過多久,朱懷德失蹤了,當懷孕8個月的周璇在上海找到他時,他一口否認這個孩子是自己的。
周璇沒有分辯,她又去了香港,一個人將孩子生下來。
有人說朱懷德根本就是個大騙子,他不僅欺騙了周璇的感情,還騙光了她的積蓄。
不過,也有人說,周璇沒有那么容易上當,她在香港拍電影《清宮密史》,片酬都是用條條來付,何況百代唱片公司每年都會給她一筆可觀的版權費用,銀行里也有她的存款。
1986年11月初。周璇的小兒子周偉將養(yǎng)母黃宗英告上法庭,指控她偷拿了母親的存款。
黃宗英是趙丹的第二任妻子,周璇生病后,所生的兩個兒子一直歸她撫養(yǎng)。
周偉告養(yǎng)母的訴訟案震驚的當時的京滬兩地文藝界,最終法院判決黃宗英敗訴,返還周偉人民幣12萬元。
關于這場訴訟案件,周偉是這樣對記者說的:“我打這場官司是為母親正名。她并非在香港因貧困潦倒,分享文皆無才回到內地的。”
周璇到底有沒有財產,她的錢去哪兒了,或許永遠無法知曉。
在香港,周璇紅透半邊天,但身邊沒有朋友,賀祿丁的一封信讓她回到了上海。
上海變了天地,周璇明顯感覺不適應,她對未來充滿了迷茫,可隨遇而安,已經(jīng)沒有退路了。
1951年4月,周璇在拍攝電影《和平鴿》的過程中突然精神崩潰,被送進了上海虹橋療養(yǎng)院。
香港帶來的錢被電影廠保管了,周璇無權使用自己的錢。
這是為什么呢?周璇不明白,她盼著好起來,可以回家。
過了一段時間,周璇真的好起來了,她出院回家了。
一個叫康棣的美工設計師來到了她的世界,他們在一起很開心,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
1952年,周璇懷孕了,她想和唐棣結婚,不料對方竟然被捕了。
上海靜安區(qū)人民法院以詐騙與誘奸案判處康棣有期徒刑三年。
周璇傻傻地坐著,笑著,受不了打擊的她又犯病了。
就在這一年,她的小兒子周偉出生了。
兒子出生了,周璇瘋了,她又被送進了療養(yǎng)院,兩個孩子暫時歸趙丹夫婦撫養(yǎng)。
1956年,周璇的病似乎好了一點,院方允許她的大兒子周民前去探望。
大兒子周民可以去看望母親,但小兒子周偉卻不可以,周璇日夜思念著小兒子,可惜她做不了自己的主。
“為什么民民可以來看我,而小偉卻不能來看我呢?”
在醫(yī)院里,周璇反復說著這句話,沒人回答她,就像沒人告訴她親生父母是誰。
1957年9月22日,周璇病逝,年僅37歲。
周璇走得很匆忙,只是告訴小兒子周偉,等他長大了,要為媽媽爭氣,要為媽媽出氣。
如果不是因為周璇病危,周偉根本見不到母親。
母子倆匆匆見了一面后,周偉被強行帶走了,這又是為什么呢?
“我是個苦命的人,到死也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誰?”
父母是誰不知道,財產去向不清楚,死因不明了,周璇的一生只能用凄慘來形容。
“拿別人犯的錯來懲罰自己,是天下最大的傻瓜!”
這是周璇日記中的一句話,不錯,天真的她總是拿別人犯的錯來懲罰自己!
作者簡介一一婉兒(婉):一個喜歡讀書,癡迷歷史的女子,愛寫文章的小女子。什么是好文章,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寫文章就是寫自己想說的話,想寫的事。這就是我,一個塵世中的俗人,何愁深谷空,幽蘭自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