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現在的立場看楊九紅是同情,站在過去的立場看楊九紅,把孩子搶走,讓孩子不認親媽,還能給披麻戴孝已經不錯了。
無論是以現在還是過去的目光看楊九紅,都想對她說“不要同情男人,不要對男人心動,同情男人對男人動心就是你不幸的開始”。
以她的顏值、智商、情商,不嫁給白景琦的話,下半輩子足夠逍遙快活,不論亂世與否。
2、從另一方面來看,這部劇算是一部女人戲。
二奶奶一個人擔當了整個第一部分的大女主。九紅、姨奶奶、大格格、白玉婷她們性格鮮明,其命運的跌宕精彩之處不比七爺這群爺們少。
3、給大家科普一下,阿膠不是純粹的驢皮,阿膠中的驢皮其實是一種藥的載體,就像湯藥里的水一樣,阿膠能發揮的用不在于用什么驢皮,而在于用什么中藥來調配。
這也是為什么白景琦進入阿膠生意的第一步是賣了皮衣自己買醫術買中藥研究配方。
4、白景琦如果沒有他姐姐的勢力,在濟南只能淪為被當鋪的朝奉們作弄的對象,為了五兩銀子跑斷腿還得忍氣吞聲,混的再好,也不過就是給老膠莊老板當干兒子然后繼承人家的小鋪(這段情節十分值得推敲),再難寸進。
5、這劇不是給女人看的,也不是給男人看的,他是給人看的,給這一代人看,給下一代人看,它講的也不是男人的故事或者女人的故事,講的是一個世紀之久的家族變遷史,它背后是幾代人經歷的歷史變遷,經歷的精神流變,講的是在那個年代百年來的思想震動,這個大宅門內外幾乎少有純粹的惡人和善人,惡人有,有當了太監又當漢奸的,善人有,有能文能武最后衛國而亡的老師。
但是更多的是那些頗具性格色彩,卻仍舊掙扎在舊時代精神枷鎖中無法掙脫的男人女人,那些起初令人不忿卻閃出生命最后光輝的人,那些善良一生堅強一生卻在封建的禮制中成為他人一生沉重枷鎖與執著和痛苦的人,他們并不是純粹的善也不是純粹的惡,只是一個時代的縮影,也是不同人性在每個時代的縮影,人性之弱點,人性之閃光,時代的變遷中每個人都在苦惱的磋磨中放大了這些人性,也讓每個處于變遷中的人的生活變成了無處安放的流亡,似乎沒有一個精神的家園,可到了最后,也都有了終點,那就是家國情懷。
6、2000年前有很多經典的電視劇,雖然令人百看不厭,但是礙于年代、技術等原因,制作方面不算太好。
或者還有《大明王朝》、《走向共和》這種雖然是毫無疑問的神劇,但是受眾窄,而且電視劇節奏不算太好。
而《大宅門》真的很棒。
想想這部40集電視劇真的涵蓋了太多元素,宮斗、宅斗、商戰、家族興衰和國家命運、愛情、親情、友情、師生,涉及到的人物上至王爺、官員,下至販夫走卒、地痞流氓,個個都鮮活靈動。
而且完全沒有因為涉及內容過多,時間線過長而把故事講崩了,從頭到尾也沒有任何人物崩塌。而且這部電視劇制作也是非常精良,電視劇剪輯的節奏也剛剛好,不快不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