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粵語流行曲的輝煌年代,有個不能被忽略的名字——梅艷芳。
2022年,香港研究學者、香港大學朱耀偉教授接受音樂真人秀節目《聲生不息》采訪時肯定梅艷芳作為八十年代具有代表性的歌手為香港樂壇所做出的杰出貢獻/截圖自修
她是香港樂壇第一代唱跳全能歌手,也是亞洲第一位百變天后。
她是聞名海外的“東方麥當娜”,也是令無數香港人疼惜、緬懷的“香港的女兒”。
2022年10月10日,時值梅艷芳59歲冥誕,梅迷齊聚香港尖沙咀星光大道“香港女兒”銅像,為偶像敬獻花籃慶生/Remi攝
也許因為舞臺上的她太過耀眼,人們總是忘記電影里的她同樣千變萬化。
八十年代末,年僅二十四歲的梅艷芳憑借在《胭脂扣》中的精彩演出,一舉拿下金馬獎、金像獎、亞太影展三料影后,躋身演技派。
而影片開拍前人們對于她這樣一個在舞臺上蹦蹦跳跳、一刻也靜不下來的“壞女孩”能否駕馭一個三十年代哀怨、癡情“塘西阿姑”角色的質疑也隨之煙消云散。
1987年10月29日,第二十四屆金馬獎頒獎典禮上,梅艷芳“美夢成真”/截圖自修
歌影雙棲的明星并不少見,但歌影雙絕的天才也并不多見。
今天鳳凰衛視電影臺就帶大家回顧這位百變天后的光影芳華,看梅艷芳如何在姿容各異的人設中自由穿梭,塑造出無數極具顛覆性的經典女性角色。
01
拍電影
她從女笑匠做起
港式喜劇的嬉笑怒罵無厘頭,一向被視為“盡皆過火,盡是癲狂”,頗有點娛樂至死的況味。因此,“喜劇演得好”有時就很難成為對一位演員的夸獎。但梅艷芳在電影方面的成就還是要從喜劇說起。
1982年,梅艷芳在TVB舉辦的第一屆新秀歌唱大賽奪冠后旋即大火。
邵氏導演張堅庭請她在浪漫喜劇《表錯七日情》里客串,因為和男主角阿B鐘鎮濤私下是很好的朋友,梅艷芳便抱著一起“玩下啦”的心態加入了劇組。
談及初次觸電大熒幕,阿梅回憶當時導演說,“如果你一直拍電影,可能會比唱歌更好,”就因為這一句不知道是不是客套的認可,讓她堅定了做演員的信心。
2002年,TVB《芳華絕代傾情夜》梅艷芳邀請老友鐘鎮濤聊八十年代片場往事/截圖自修
很快,能讓她盡情展現自己喜劇天賦的機會就來了。
1984年,梅艷芳受邀在張國榮、張曼玉主演的浪漫喜劇《緣份》中客串一個開場戲,結果因為效果極好,編劇陳嘉上不斷給她加戲直至拿到一個金像獎最佳女配角提名。
《緣份》
梅艷芳飾Anita/截圖自修
那一年,梅艷芳的經典金曲《似水流年》也因同名電影而入圍最佳電影歌曲獎的提名。她對歌曲獎胸有成竹,卻沒想到被林志美一首甜美的《偶遇》奪了去。
然而,她還沒來得及失落,就被好友俞琤喊上臺領取她人生中首個表演獎項。
1985年4月13日,第四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上,梅艷芳憑《緣份》獲最佳女配角獎
此后梅艷芳一部接一部出演喜劇片,幾乎合作遍了圈中一眾喜劇大咖。
當時的香港喜劇中女演員少有發揮空間,人設不是男主角意淫的漂亮花瓶,就是身材樣貌受到羞辱的“丑女”。
然而,梅艷芳卻不走尋常路,以強悍的女漢子形象打破了千篇一律的女性刻板印象。
《祝您好運》
梅艷芳飾阿芝/截圖自修
《祝您好運》中,歡喜冤家舞蹈教練阿芝(梅艷芳飾)和烏龍偵探阿左(萬梓良飾)意外被卷入一樁鉆石盜竊案。歹徒誤以為鉆石在阿芝手上,綁架她后打算對她施暴。
阿芝全程自救,與歹徒斗智斗勇終于逃脫,不落男主角總要“英雄救美”的窠臼。
之后幾部小男人中產喜劇中,梅艷芳幾乎包攬了強勢女友/老婆的角色。
《殺妻2人組》
梅艷芳飾阿B妻/截圖自修
《殺妻2人組》中,過氣球星阿B(鐘鎮濤飾)對事業成功的設計師老婆(梅艷芳飾)又愛又怕。她時常埋怨阿B沒有出息,還當眾奚落他,使得阿B感到沒面子。
在友人慫恿下,阿B萌生“殺妻”念頭,最后意識到原是自己的“大男子主義”在作祟,向老婆道歉,兩人重歸于好。
《一屋兩妻》
《一屋兩妻》、《一妻兩夫》系列中的小男人阿信(陳友飾)愛上脾氣暴躁、不會煮飯也不善家務的男人婆百佳(梅艷芳飾)。
兩人同居后,阿信的前妻惠康(夏文汐飾)因為生意失敗突然回來借住,阿信念及舊情又一次心猿意馬,最后慘被兩個女人拋棄。
《一妻兩夫》
梅艷芳飾百佳/截圖自修
《一妻兩夫》鳳凰衛視電影臺11月22日 21:15即將播出
哪怕戀情不順,百佳也從未擺出“變賢惠再挽回男人心”的被動姿態。
《開心勿語》
梅艷芳飾梅大香/截圖自修
《開心勿語》中的梅大香(梅艷芳飾)和追求者曾灶才(曾志偉飾)約法三章:
梅氏婚約
● 第一,結婚之后大事男方做主,小事女方做主,但是梅家一向主張大事化小,也都不容許有大事情在梅家發生。
● 第二,女方主外,男方主內,女方繼續賺錢養家,男方負責家務,不僅如此,還要“出得廳堂,入得廚房”,男方要學習儀態和烹飪。
● 第三,以前女人嫁給男人就要跟男人姓,但他們要打破傳統,結婚之后曾灶才要更名為“梅曾灶才”,死了之后就叫做“梅門曾氏灶才”。
梅大香這一番秉持著“男女平等原則”的發言拿男性視角的婚姻潛規則狠狠開了一回玩笑。
如果真的公平,為何同樣的條件傷了男人面子,卻要女人照單全收呢?
梅大香和曾灶才訂婚談判現場直擊/截圖自修
當然,要考慮市場的喜劇片對性別問題的探討總歸是當做笑料隔靴搔癢,一場鬧劇最后還是以梅大香在外妥協扮演“好老婆”作結。
但是被看到總好過被忽略,即使是誤解也意味著還有探討和改變的可能。
《審死官》
梅艷芳飾宋夫人/截圖自修
1992年的《審死官》開啟了周星馳統治港產喜劇的年代。
但是如果沒有武功高強的宋夫人(梅艷芳飾)一直在背后為文弱狀師宋世杰(周星馳飾)“撐腰”,哪來他次次身處險境又能逢兇化吉?
梅艷芳在《審死官》中大秀身手/截圖自修
本片改編自1948年馬師曾、紅線女主演的同名粵語長片,臺詞和劇情基本照搬原片,但人設卻根據新卡司做了不小改動。
宋世杰從老生變成小生,而宋夫人也因為“大姐大”梅艷芳的加入,從家有賢妻變成了獨當一面的大女人。
片頭宋世杰只為掙錢打官司,宋夫人卻為了救一名寡婦寧愿“惹禍上身”。宋世杰擔心自身難保不愿遞狀紙,宋夫人氣得罵丈夫“不算個男人”,而她自己就算不識字、受刁難也帶著寡婦去伸冤,倒是她多展現了幾分“男兒本色”。
《紅番區》
梅艷芳飾伊鈴/截圖自修
不僅在周星馳喜劇中有亮眼表現,梅艷芳在功夫巨星成龍打入好萊塢市場的《紅番區》中也做了回金牌綠葉。
梅艷芳并非專業打星,不能靠功夫出圈,在本片中造型也不如另一位性感美艷的典型“龍女郎”葉芳華吸睛。
但伊鈴(梅艷芳飾)作為一個獨自在異國他鄉打拼的小寡婦,雖然有功夫不凡的馬漢強(成龍飾)在身邊,卻從來不指望靠別人。
開超市創業她事事親力親為,有外國壯漢上門搶劫勒索,她用從馬漢強那里學來的三腳貓功夫,就敢跟人硬碰硬。
什么都要逞強靠自己的伊鈴小可愛/截圖自修
體格可以弱,精神不能輸!
《鐘無艷》
梅艷芳飾齊宣王、齊桓公/截圖自修
除了和各位大哥合作,梅艷芳喜劇還有一部不可不說的經典就是和鄭秀文、張柏芝合作的《鐘無艷》。有男子氣概的女性角色已經滿足不了她的“玩心”,這回她干脆演起了男人。
中國戲曲中的女扮男裝并不少見,但戲曲里的生角總是風流倜儻的公子哥,女演員通過扮演男角色而提升自己的地位,說白了是對男子氣概優越性的肯定。
至于男扮女裝說溯其淵源,也是因為古代戲劇是為了娛神,又在君主王族面前表演,自然不能讓女演員“褻瀆神靈”,這才有了“男旦”這一行當。
所以說,中國戲曲中的反串只是披著性別流動的外殼,強化君權和父權的至高無上。
無時不刻都在撩妹的齊賤賤/截圖自修
梅艷芳在《鐘無艷》中的反串妙就妙在齊宣王是個“有事鐘無艷,無事夏迎春”的極品渣男。
讓女演員去扮演一個昏庸無能的君主,就徹底瓦解了女人變男人是“升級”的潛臺詞,反倒是齊宣王“褻瀆”了這位現實中的成功女性。
02
愛欲,家國,身世浮沉
她在文藝片中轉型
梅艷芳的文藝片拍得不多,但細數起來部部經典,也曾為她帶來不少專業獎項肯定。
1987年的《胭脂扣》是她首部挑大梁的文藝片,該片講述了塘西名妓如花(梅艷芳飾)和海味店太子爺十二少(張國榮飾)陰陽相隔五十載的生死虐戀。
《胭脂扣》
梅艷芳飾如花/截圖自修
《胭脂扣》鳳凰衛視電影臺10月18日 21:15即將播出
早在開拍之前,梅艷芳便讀過李碧華的原著小說,深深為如花的癡情打動,恰巧她所在公司嘉禾高層陳自強也喜歡這本小說,便買下《胭脂扣》的版權,梅艷芳也順理成章成為女主角的不二人選。
不過坊間一直對她能否演得出一個婉約的民國女性懷有質疑。
如果當年有社交媒體,那說梅艷芳頂著馬思純拍《第一爐香》的壓力出演《胭脂扣》也不為過。甚至等拿到金馬獎演技獲肯定,臺媒還將她評為“史上最丑金馬影后”,但梅艷芳卻始終把質疑當動力,一笑而過。
如花扮男裝唱粵曲一展唱功/截圖自修
拍攝過程也是一波三折。
因為劇本改編無法達成共識,原先定好的導演和卡司借檔期問題推辭,只剩梅艷芳獨自苦守如花這個角色。
還好最后新加入嘉禾的關錦鵬接下燙手山芋,梅艷芳又去新藝城拍一部《開心勿語》換來了張國榮幫忙,這才成就了這部華語電影經典。
合作默契的如花與十二少/截圖自修
在張國榮、梅艷芳離世后的很多年里,《胭脂扣》幾乎每年都會在世界各地影展重映。
導演關錦鵬曾多次在電影映后談中感慨,是這兩位巨星為這部電影注入了源源不斷的生命力,使之直至今日還深受觀眾喜愛。
《川島芳子》
梅艷芳飾川島芳子/截圖自修
梅艷芳的“女扮男裝”也不僅存于喜劇片,早在1990年,她就在歷史傳記片《川島芳子》中披上軍裝,領導群雄。
本片同樣改編自李碧華小說,由執導過《唐朝豪放女》、善拍女性傳奇故事的方令正導演掛帥。但其中戲說歷史、為“千古罪人”翻案的橋段卻引發了極大爭議,以至于梅艷芳沒能憑這個角色獲得任何獎項提名。
但無論如何,她所塑造的男裝麗人后無來者。
川島芳子受命任職滿洲國安國軍總司令/截圖自修
川島芳子出身滿清皇族,背負著“復興清室”的重擔,但又被生父肅親王送去日本養父身邊長大,受日本文化浸潤熏陶。
她的身份認同自始至終是撕裂的。
年幼的十四格格說,她是中國人,不是日本人。
童年川島芳子/截圖自修
四十歲的川島芳子站在法庭被告席上說,她是日本人,不是中國人。
中年川島芳子/截圖自修
家國情懷和身份認同在這個女人一生的沉浮中被打碎,只剩利益的勾連。連她自己都不清楚,究竟決定她身份的是流淌的血液,還是她一直信賴甚至信仰的異國文化。
家國之外,她的女性身份又激起另一層認同危機。
養父川島浪速不允許她自由戀愛,當她不愿乖乖做個聯姻的籌碼,就奪取她的貞操,讓她成為“一無所有”的女人。但芳子卻拼命反抗,剪短發、切子宮,堅決不做巍巍皇權碾壓下傳宗接代的工具。
可她“做個轟轟烈烈女人”的夢想到頭來,還是要依靠男人一步步上位,待失去利用價值再淪為棄子..
處決前的川島芳子/截圖自修
她復雜的身世和所處時代的復雜形勢,令她的這一切抗爭,終成笑柄。
刑場上,當她聽到士兵在身后扣動扳機,驚恐很快變為絕望的笑意。
一聲槍響后,敘事詩般的主題曲《路…始終告一段》響起——漫長路每多回旋,人如塵轉圈,當中有沒有自愿,還是沒挑選。
《何日君再來》
梅艷芳飾吳梅伊/截圖自修
這種家國意識的模糊在1991年的《何日君再來》再現,本片片名取自李香蘭的同名歌曲,而梅艷芳飾演的吳梅伊亦影射李香蘭本人。
李香蘭本名山口淑子,原是日本人,但卻在中國出生長大,會說一口流利北京話。
她曾在中國演藝界活躍,是與白光、姚莉等人齊名的“七大歌后”之一,而后因時局變化回到日本改回本名,為東寶、松竹等公司拍攝一系列電影。
李香蘭舊照/圖源網絡
相比李香蘭本人,本片中的吳梅伊愛國立場更為鮮明,而那份歸屬的模糊從她在兩個男人間的糾結中體現。
梅伊深愛抗日地下黨人梁森(梁家輝飾),但當她意外懷孕,梁森卻為革命拋下她。
在梅伊最絕望的時候,日本文官野口(赤井英和飾)給了她和孩子一個家。
獨自待產的梅伊/截圖自修
孩子出生后,梅伊遍尋梁森不獲,只得同野口赴日生活。
野口帶梅伊和孩子離開中國/截圖自修
抗日勝利后,梁森去日本尋找梅伊,兩人久別重逢,心中愛意洶涌。
一個是她的愛人,一個是她的恩人…梅伊最終還是留在日本選擇報答野口的恩情。
同梁森訣別的梅伊/截圖自修
清晨無人的街道上,留下她一深一淺的腳印,很快被片片飄零的雪花覆去。
有些抉擇,難分對錯。
《半生緣》
梅艷芳飾顧曼璐/截圖自修
時間來到1997年,梅艷芳已經多年沒在文藝片中出現過。
當時許鞍華導演正在籌備張愛玲小說《半生緣》的電影改編,想邀請梅艷芳出演片中的姐姐顧曼璐。
可憐又可恨的顧曼璐/截圖自修
顧曼璐自私害了妹妹顧曼楨一生,雖然可憐,但也可恨,再加上她在片中不過是個配角,片酬預算又有限…許鞍華其實心中對能否說服梅艷芳不太有底。
她給梅艷芳的經紀人打電話,對方一直推說阿梅很忙,最后許導干脆跑去梅艷芳正在拍攝的《金枝玉葉2》劇組現場,趁著拍戲間隙給她講劇本。
梅艷芳聽了不置可否。她那陣身體不好,因為扁桃腺炎一直在反復發燒,還要應付演唱會和錄唱片,確實分身乏術。
在旁聽著的張國榮倒是很感興趣,問清楚合作的班底后,勸阿梅加入,畢竟和她搭檔的是剛憑《活著》拿下戛納影帝的葛優。
梅艷芳最后還是答應接拍。
梅艷芳和葛優搭戲/截圖自修
拍攝的某一天,梅艷芳遲到,整組人等了她八小時。阿梅愛遲到的各種傳聞許鞍華早就聽過,但她沒有先入為主當她是“耍大牌”,而是關心阿梅是否發生什么事。
其實梅艷芳從四歲半在荔園登臺開始,就過著晝夜顛倒的生活,也因此小小年紀就輟學。別人的無憂無慮的青春期,她夜總會歌廳一夜就要跑七八場。
出道之后的工作更為忙碌,年輕的時候身體還頂得住,但三十歲之后失眠日漸嚴重,整夜睡不著,如果吃安眠藥第二天就又無法起身。
那天就是因為吃了安眠藥,才遲了那么久。
許鞍華體諒她的辛苦,當沒事發生繼續拍。
及至第二年的香港金像獎,梅艷芳憑《半生緣》中的精彩演出,再拿最佳女配角獎,在臺上她第一個就感謝許鞍華導演。
如果不是許導當初極力堅持,她就沒機會出演這部電影,更不會再次拿獎。
許鞍華拍了多次張愛玲,幾乎次次滑鐵盧,唯有《半生緣》因為精準的選角被視為經典。
梅艷芳小小年紀出來賺錢養家的經歷,坎坷的情路和孱弱的身體,令觀眾在顧曼璐身上看到梅艷芳,恨她的同時又難不去同情。
《男人四十》
梅艷芳飾陳文靖/截圖自修
2002年,許鞍華與梅艷芳在《男人四十》再度聚首。
本片講述了遭逢中年危機的中學國文老師林耀國(張學友飾)在面對女學生胡彩蘭(林嘉欣飾)的誘惑時,開始反思自己與妻子陳文靖(梅艷芳飾)搖搖欲墜的婚姻背后的隱情。
“模范太太”想去照顧瀕死的舊情人/截圖自修
既然是男人四十,故事自然圍繞男人展開。
梅艷芳論戲份只是給張學友跨刀,但是她對這位平凡師奶的詮釋依然為她拿下長春電影節及華語傳媒大獎雙料影后,以及金馬獎和金像獎最佳女主角雙料提名。
任劇組美術指導的文念中回憶他和梅艷芳的這次合作時說,他拿著一堆從地攤上淘的碎花圓領短袖衫和裙到梅的豪宅給她試。
去之前他擔心這些都不是名牌,人家貴為天后會不會不愿意穿,結果梅艷芳極耐心地一件件試穿好給他和許導看效果。
“她的房子是復式的,穿好之后她從樓梯上走下來,有時候裙子飄啊飄的,我真的覺得她好靚。”——文念中
她的靚不是一個被名牌和距離感包裝起來的巨星光芒,而是一個中年女人洗盡鉛華的韻味。
無論是洗衣晾衫還是煲湯煮飯,她都熟練到好似真的做了二十年,但其實這些事都離她作為一個巨星的生活很遠很遠。
陳文靖告訴兒子他的身世/截圖自修
相較梅艷芳之前演過的那些傳奇女性,陳文靖的情感是極度克制的。
提起和盛老師當年的師生戀,她幾句話輕描淡寫,是所有激情的過往隨時光逝去后的坦然。
盛老師的彌留時刻/截圖自修
片尾,一家三口站在盛老師彌留之際的病床前,吟誦起蘇軾的《赤壁賦》,通過一場儀式達成最后的和解。
“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人生短促,不如惜取眼前人。
03
俠義心腸
她造就另類動作片
梅艷芳不是打女,卻是俠女,她的俠義心腸一直為人津津樂道。
1989年,英雄本色系列的前傳《英雄本色III夕陽之歌》上映,片名取自梅艷芳當年發行的同名歌曲《夕陽之歌》。
梅艷芳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這首歌是她人生的寫照,而這部片自然也是圍繞她飾演的黑幫女大佬周英杰。
《英雄本色III》
梅艷芳飾周英杰/截圖自修
香港英雄片一向以“陽剛”為賣點,這部電影卻打破了男性為主導的傳統,女性(周英杰)不僅主導故事發展,還成為男性(小馬哥)的教導者,實屬罕見。
前作中周潤發飾演的小馬哥在發際之前曾是這位“女大佬”的徒弟,他的招牌墨鏡和大衣是周英杰所贈,行走江湖的本事也是周英杰所授。
《英雄本色III》的票房成績和影響力在英雄本色系列中也許不算亮眼,但卻為女性主義英雄電影開了個好頭。
《東方三俠》
梅艷芳飾女飛俠/截圖自修
幾年后杜琪峰的《東方三俠》、《現代豪俠傳》匯聚了梅艷芳、楊紫瓊、張曼玉三大女星化為“東方三俠”,在充滿末日感的未來世界行俠仗義、拯救蒼生。
在好萊塢還沒有誕生“神奇女俠”的時代,香港早融合了西方科幻與中國武俠元素造就了女飛俠。
《現代豪俠傳》
這樣霸氣的人設當然不是憑空就落到梅艷芳頭上,而是因為她在圈中本身就是大姐頭。
作為新秀歌唱大賽的大師姐一路提攜后輩,除了草蜢等親傳弟子,連后來四大天王之一的郭富城也曾受她指點。其實隨便采訪一位后輩港星,幾乎無人沒受過梅姐“恩惠”。
老友曾志偉曾感慨,她去世時驚動了整個香港娛樂圈,大家徹夜奔赴養和醫院見她最后一面,這樣的俠女可能再不會有了。
1991年7月27日,香港演藝圈在跑馬地舉行 “演藝界總動員忘我大匯演”賑災活動,梅艷芳獻唱《夕陽之歌》/截圖自修
華東水災、臺灣地震、香港SARS疫情…凡是有華人生活的地方,就有梅艷芳奔赴各個慈善演出現場為同胞盡一分力的身影。
俠義不是靠拳腳功夫,而是以德服眾,凝聚人心。
04
《梅艷芳》
還是梅艷芳?
2021年,講述這位百變天后一生傳奇的音樂傳記片《梅艷芳》上映。
一時間香港大街小巷到處都是“香港女兒”的身影,她一直在默默守護這座城市,從未走遠。
《梅艷芳》
梅艷芳飾梅艷芳/截圖自修
在電影行業因疫情而經歷了長久蕭條的時刻,《梅艷芳》無疑為港人注入強心劑。
本片上映不足兩個月即登頂年度票房冠軍,隨后更位列香港本地華語票房記錄排行榜歷史第二位,僅次于本片導演梁樂民前作《寒戰II》。
2022年是香港電影金像獎的四十周年,也是梅艷芳出道的第四十個年頭。
最佳新演員獎頒給了眾望所歸的王丹妮,在她上臺領獎的那一刻,仿佛“她”又回來了。
2022年7月17日晚,梅艷芳出道40周年紀念日前夕,在《梅艷芳》中有出色表演的王丹妮獲“最佳新演員獎”/截圖自修
回到了“她”的夢開始的1982年。
回到了香港流行文化輝煌開始的1982年。
1982年,梅艷芳憑一首《風的季節》在一夕間改變她的一生/截圖自修
頒獎禮后不久,四部港產片《明日戰記》、《闔家辣》、《阿媽有咗第二個》、《飯戲攻心》香港票房同破三千萬,是27年來首次,《明日戰記》更登頂歷史第一位??梢姳镜赜^眾已經逐漸重拾對港產片的信心。
不知是偶然,不知是命運,梅艷芳的一生始終隨著香港的發展浮沉起落。
? 2003年,梅艷芳在經典金曲演唱會上最后一次唱起《似水流年》/截圖自修
2003年她的離世被視為“一個時代的終結”。
而2021年《梅艷芳》的上映似乎又預示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始。
似水流年,情懷未變。
日落前的“香港女兒”銅像/Remi攝
讓我們永遠懷念這位百變天后,也共同見證香港電影的下一個十年!
文:Remi
編輯:福爾魔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