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奪寶奇兵》描繪了在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馬普爾小鎮”執行任務的勇敢的雇傭兵們。無論是“紅翼行動”還是“東京行動”,“奪寶奇兵”系列都是開創性的。它是第一部在全美大銀幕公映的美國電影,并且不再使用“主打的喜劇”。“奪寶奇兵”是對美國冒險電影的一大發展,這個系列是那些擁有良好技術的真正好萊塢導演們的一個巨大的理想:以一種不同于好萊塢流行的商業模式拍攝一部真正的動作片。該片的創意在好萊塢電影中幾乎是獨一無二的。
在幾乎大半個電影行業面前,“奪寶奇兵”系列成為了“開創冒險電影新路的先驅者”。該片的主設計師馬克·德雷克說:“我對自己有責任要求,因為拍一部電影,然后在那兒一天才去制片廠看看。”馬克·德雷克本人曾擔任迪士尼的首席執行官10多年,他的電影《木乃伊》曾在1996年上映。《奪寶奇兵》的導演拉爾夫·費因斯自然是該片的最大贏家,片中他飾演“奪寶奇兵”麥克斯的導演:愛德華·諾頓。
費因斯在一所馬利蘭的高中畢業,并于1976年6月5日成為自己的第一部非歐美電影,在該片中他飾演邁克爾·尼佛。這也是費因斯第一次在自己主拍電影中扮演男性角色。拉爾夫·費因斯在這部電影中的演員角色是以拉爾夫·費因斯名字命中名字的首字母縮寫,其他角色如丹尼爾·布魯克曼(丹尼爾·布魯克曼曾主演過《哈利·波特》系列和《盜夢空間》)可以說和卡爾·弗格森和安德魯·尼科爾森類似。
而“奪寶奇兵”麥克斯的老板丹尼爾·布魯克斯(dannybrooks,jr.)是本片的執行制片。他的電影《奪寶奇兵之王力軍》(thebearers,bestof2souls)于1991年上映。當時大熒幕沒有麥克斯的名字,只有電影《奪寶奇兵》這個角色,但隨著電影的普及,人們漸漸忘記了他的名字。在該片中也是安德魯·尼科爾森獲得電影皇冠獎的開山之作,他于1999年8月15日獲得第61屆柏林奧斯卡金像獎電影類男演員獎。
這是在20世紀90年代末,也就是大熒幕最火的電影,也是最受歡迎的電影之一。“奪寶奇兵”系列電影在2003年出現了續集,故事仍然圍繞雇傭兵麥克斯,這次他要追尋的是他的妻子。與以往不同的是,本片主人公“麥克斯”變成了主角麥克斯的雇傭兵隊伍里的最高軍銜軍官,也就是大反派“亞歷山大·韋維諾”上校。續集《奪寶奇兵》(thereturns)繼續講述麥克斯雇傭兵上校亞歷山大上校如何破壞“烏合之眾”(unnatural)集團的最高司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