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很多人看完后,都在討論其中一個名為巴黎的城市。我也是,看完后,一個勁地在想,這個“西西里”究竟還是不是我心目中那個“西西里”?或者說,這個“巴黎”究竟是誰給我們的“巴黎”?我想,每個人心里都有不同答案,不同看法,但是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巴黎,是不屬于自己的,和心目中的那個“西西里”一點關(guān)系也沒有。
所以,我一直在想,是什么原因,讓我們在一片不相關(guān)的城市上,度過了一天又一天?是什么原因,讓我們無論如何也不會說“哦”?是什么原因,讓我們無論如何,都不會說“我已經(jīng)離開他/她了”?或者說,“我,會記得你”——這句話,不在此時此刻,永遠無法發(fā)出來。不得不說的是,我很容易流淚。因為我總是很傷感。當(dāng)有種情緒在某種頻率的時候,我總是會流淚。在看完電影后,我的身體就在不由自主的流淚。
好久沒有在電影中,流淚或者嚎啕大哭,而是在電影中,一遍又一遍地哭過來。但是此前,從沒有在電影中流過一滴眼淚。因為,我在電影中能夠感到溫暖。溫暖這個詞,不是指某種具體事物,而是包含在其中的一種感覺。在電影中,我認為,巴黎就是那種具有光芒的東西。無論在哪個時代背景下,無論有怎樣風(fēng)云詭異,大廈宮殿,城市故事,只要巴黎依然是那個巴黎,就無法移動!在那個時代背景下,巴黎依然是那個巴黎。
因為,愛一座城,不是愛一座城市,而是愛一段感情。巴黎,就像是一部歷史,而它的故事,不在此刻。我是不記得,我看電影的時候哭了多少次。但是我一直知道,如果將它們分割開來,那就不是一部完完整整的電影。電影,它是一副畫,一個故事,一個情節(jié),在這其中發(fā)生的事,只是表演而已。但是我們在看電影的時候,總是習(xí)慣著往前進行下去。所以我們就沉浸在電影的情節(jié)中去了。對于電影,我們只是欣賞、而非熱愛、或者追隨。
但是我相信,只要真正關(guān)注這個題材的人或者事,那么他們多多少多少,或多或少都會沉浸于此之中的。畢竟,電影可是一個很有限的資源,放大的東西太多了。再說的明確一些,看電影,關(guān)注一個城市究竟是不是一個城市,真的有必要嗎?有人說巴黎不屬于我,我真的恨巴黎;有人說巴黎是屬于我的,巴黎卻要拋下我。
有人或許會去爭辯,也有人說,當(dāng)我愛巴黎的時候;或者,當(dāng)我熱愛巴黎的時候。或者,當(dāng)我在巴黎有夢想的時候。或者,當(dāng)我被熱情澆滅著的時候。不管怎么樣,我只想說,如果這幾個城市能夠讓你們流淚,讓你們心頭感到溫暖;當(dāng)你們有感情和愛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