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玩命記憶》
如果記憶被重新清空洗牌,那么人會選擇性本善還是性本惡?男主活到最后并得知真相時閉上了雙眼,這實屬對自己最大的諷刺。小成本心理懸疑佳作,可惜節奏慢了一程。有嚴謹的分析,很好的伏筆,暴風雨山莊的情景布置,以及結尾的多次逆轉真的很喜歡還是可以的。
2、《死亡實驗》
看得心里很不舒服的一部電影。實驗中的兩方都不過是被實驗者,他們都處于權力的下方,對金錢的需求讓他們拒絕離開這個踐踏人權的實驗,而實驗者才是制定規則的那群權力上位者。這就是為什么我們需要科研倫理的約束。因為科研者從不應該是像上帝一樣的存在;一切科研都應該建立在尊重他人的基礎上。
3、《兩個月亮》
不錯的恐怖片,概念不錯,故事拍得一般。一部電影的播放順序必然是有他的理由的,因此最后的回憶,剛好代表了這些鬼魂的不斷重復,應該從最后一刻開始,輪回就此出現。電影本身太粗糙了,很多地方看的人智商降低,只能勉強看看。
4、《終極面試》
《終極面試》是一部精致的密室懸疑片,全部在一間不到20平米的房間展開,8位精英看似平常的終極比拼,在英國獨特的凝重、冷冽基調中變成你死我活的殘酷游戲,反映了人類堅守底線的善與不擇手段的惡的沖突,但最終以善良正直者勝出,凸顯人性與道德的復雜性。在這個意義上,這也是一部人類歷史與命運的寓言片。
5、《心慌方》
還是喜歡它《異次元殺陣》這個名字,簡單明了,相當直接。 剛打開看的時候,第一感覺“密室逃脫電影的經典作品?”好像也沒啥特別新奇的??吹胶髞恚嫦?!現在拍的密室逃脫除了密室技術新穎一些,算個啥。 其實剛開始的6人配置小組真的算是一個非常完美的組合。
6、《戰栗空間》
簡單粗暴的兩方對撞,擠進一間大別墅,一個夜晚,哐哐一頓操作。別墅本身的設計卻只利用到了安全屋,還有大量的空間忘記了使用,就連帶故事的前和后也放棄。像是一個真空里的實驗設計。但也是大衛芬奇早期銳利的鏡頭設計、視聽語言的實操訓練,非常牛x。
近20年來一直被低估的6部燒腦片,尤其是最后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