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大數據和C2M反向定制,電商平臺不僅從供給側有效改善了商品和服務的供給能力,助推國產品牌轉型升級;同時,新模式、新服務的創新,新伙伴、新生態的建立,也放大了互聯網時代平臺的價值,讓經歷了16年發展的京東“618”成為中國經濟的風向標,充分體現出中國經濟的韌性、潛力和活力。
電商年中考交出新答卷
2分36秒家電品類成交額過10億元、6分鐘手機品類成交額破5億元、半小時生鮮銷售超2000噸……當“2015億元”這一數字最終在實時展示“618”動態的大屏幕上定格時,京東集團總部的各個角落迎來了一片歡呼。
來自京東方面的數據顯示,從2019年6月1日0點到6月18日24點,京東累計下單金額達2015億元。京東零售集團輪值CEO徐雷表示,這一新紀錄的誕生不僅是京東發展的里程碑,也凸顯了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內生動力和強大韌性,中國內需蘊藏著巨大潛能。
通過京東大數據可以發現,與以往相比,今年的“618”明顯有了許多不同。
首先,品質消費升級趨勢明顯,高客單價和高檔品牌受到追捧。例如,手機單品TOP20中,價格超過2999元的占據了8席,而這種情況以前從沒有出現過;3000元以上掃地機器人、擦窗機等除塵類產品同樣表現亮眼,成交額同比超過200%;高檔品牌更是受到用戶青睞,像戴森今年“618”的銷量同比增長了9倍。
其次,服務類產品增長迅速,遠高于實物產品的整體增速。今年“618”期間,京東生活服務訂單量同比增長68%,用戶數同比增長75%。其中,旅拍服務銷量同比增長 65%;家政保潔、攝影寫真、麗人養生等本地服務類訂單同比增長 154%。
第三,90后特別是95后逐漸成為主力消費軍。他們在購物方式、消費選擇和服務體驗方面呈現出日益多元的訴求,這反過來也影響了“618”消費的構成。
另外,四五線以下城市和縣域市場正在成為新的增長點。在五六線城市中,使用京東平臺購物的用戶增速是一線城市的幾倍。
在持續高漲的全民消費熱情之下,“618”目前已從京東的店慶日發展成為了與“雙11”并肩的網購狂歡節,被業內稱為電商行業的年中大考。
依托“618”大促的流量紅利,眾多電商平臺和企業均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天貓“618”最終數據顯示,截至6月18日11時,上百個國內外品牌成交額超過去年“雙11”;蘇寧易購“618”全程戰報顯示,從6月1日到18日晚6點,蘇寧線上線下全渠道訂單量同比增長133%;拼多多“618”數據也顯示,截至6月18日晚間19:40,拼多多平臺在“618”期間訂單數突破10.8億筆,GMV同比增長超過300%。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無論是“618”還是“雙11”,早已成為整個電商行業的節日。從銷售數據來看,中國消費市場正在持續升級,高品質的大品牌和進口商品廣受歡迎,低線級市場消費更加活躍,單價逐步提升。
C2M反向定制助國貨集體爆發
京東大數據顯示,各級城市居民受地域、年齡、性別、收入、人生階段等因素影響,逐漸演變出差異化的消費態度與習慣,這無疑給電商出了一道新考題。
如何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并將這種需求傳導到生產端?京東的做法是,通過C2M反向定制,用消費者需求串起整個供應鏈的全流程,不僅讓產品的定制化供給走向更多的消費者,同時也推動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
據了解,C2M是英文Customer-to-Manufacturer(用戶直連制造)的縮寫,是一種新型的商業模式,強調的是制造業與消費者的銜接。
眼下,京東對國貨的推動,已從營銷環節向上深入至產品的研發環節。以今年“618”的爆款產品雷神筆記本為例,近年來,隨著電子競技熱潮的爆發,擁有一款超大屏幕、超窄邊框且性能強勁的游戲筆記本成為當下游戲愛好者的心中所想。當京東把消費者的需求反饋給游戲筆記本廠商之后,根據京東提供的用戶大數據實時改進的第五代雷神911應運而生,迅速成為游戲本界的“網紅”。
通過C2M反向定制,眾多國貨品牌充分抓住了京東“618”這個增長機會,集體迎來了大爆發。相關數據顯示,國產品牌晨光、小度、極米、華為、樂融Letv等品牌的銷量都獲得了大幅增長。
數據顯示,今年京東“618”期間,作為國產文具的領軍品牌,晨光的銷量同比增長150%,成為文具成交額TOP5品牌;作為智能家居入口級產品,智能音箱受到廣泛關注,360公司旗下的小度智能音箱“618”期間成交額增長3678%,遠超國外品牌;而作為家庭影院的必備神器,投影儀“618”期間的熱度只增不減,國產品牌極米從6月1日開始,連續5天成為投影儀品類品牌銷售額當日冠軍;互聯網電視第一品牌的樂融Letv,環比日均流量提升189.27%,環比日均銷售提升443.64%,在電視行業中一騎絕塵,成為最大黑馬;整個京東“618”期間,極米成交額同比增長200%以上,實現了超過行業的自我增長;國產科技品牌的代表華為,今年“618”期間更是戰績斐然,6月18日當天,華為兒童手表的成交額已是去年同期的21倍。
通過大數據分析用戶購買需求,并反饋給制造業進行產品定制,電商平臺不僅讓眾多國產品牌銷量提升,甚至被帶到了海外。
京東大數據顯示,今年“618”期間,俄羅斯消費者對中國產的智能手機、藍牙耳機、加濕器、掃地機器人、智能手環尤為喜愛,智能產品的成交額占俄羅斯跨境訂單總成交額的64%;美國消費者熱衷購買中國的智能手機、智能家居開關和掃地機器人,銷量同比增長2.5倍;巴西、智利等南美消費者則愛上了智能手環,銷量同比大幅增長44倍;熱情洋溢的非洲消費者對音樂相關的智能產品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618”期間,藍牙音箱、藍牙耳機在摩洛哥、阿爾及利亞、南非等國熱賣。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說,電商已成為國產品牌成長的加速器:一方面,電商通過大數據及時反饋顧客需求、助力企業精準營銷,拓寬了中國品牌的銷售渠道;另一方面,通過用戶畫像,深度了解市場需求,電商激發了消費潛力,促進了經濟的健康發展。
電商發展凸顯平臺價值
業界認為,C2M反向定制需要規模效應,只有類似京東這樣在供應鏈、大數據、技術及營銷等多方面具有優勢的平臺,才能幫助知名品牌根據用戶需求開發爆款新品。更重要的是,隨著經濟發展進入新的階段和居民收入的提高,京東“618”的內涵遠遠不只是停留在“買買買”的表面狂歡上,更是衍生為觀察中國消費升級和經濟發展的一扇窗口。
據了解,今年“618”期間,京東直接帶動22萬線上商家、上百萬家線下門店以及遍布全國的500多萬物流配送、眾包服務人員共同參與其中,而新模式、新服務的創新,新伙伴、新生態的建立,讓經歷了16年發展的“618”成為中國經濟的風向標,充分體現出中國經濟的韌性、潛力和活力。
趙萍表示:“市場的繁榮與企業不斷加大創新投入、線上線下融合步伐不斷加快有著直接關系。電商創新從供給側有效改善了商品和服務的供給能力,進一步激發了消費潛力。”
與此同時,電商的發展也凸顯了互聯網時代平臺的價值。隨著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平臺經濟已成為應用最廣、影響最大的新經濟形態,類似騰訊、阿里巴巴、京東這樣的一大批平臺開始快速崛起,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新動能。
經濟學意義上的“平臺”一般是指那些連接兩類或兩類以上用戶(如買方和賣方),實現商品、服務和信息交換等的交易場所,其原型最早可追溯到幾千年前的農貿集市。
過去,由于交易成本、時空限制等原因,多數傳統平臺無論是在經濟規模上還是社會影響力上都十分有限。但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特別是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數字技術的快速擴散,平臺在用戶數量、信息交互速度、匹配范圍及成本效率上實現了質的飛躍。
事實上,在互聯網推動的歷次商業進步中,技術及工具的迭代是創新的基本動力,作為電商平臺,如何平衡消費者和商家間的利益,則需要大智慧。過去,不少電商平臺往往把注意點放在簡單的打折促銷上,造成了無序的惡性競爭。如今,這樣的局面已改觀不少,這主要歸功于平臺的自我認識。京東正是通過自身技術的升級,降低渠道和流通成本,把更大的利潤空間留給廠商,從而建立起牢固的零供關系。
目前,電商企業之間的競爭逐漸由針對某一方面的爭奪過渡到生態圈之爭。對電商來說,未來發展的看點并不僅僅在于企業之間圍繞用戶、品類、購物渠道等的爭奪,還在于各個企業如何通過不斷的布局完善自有的生態圈。在這一方面,阿里巴巴、京東等主流電商已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