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時代,一切皆可量化,一切皆可分析——大數據技術應用帶來的便捷與進步,讓世界為之振奮。然而,數據泄露等信息安全問題隨之而來,成為束縛大數據技術發展的“桎梏”。
于是,解決大數據環境下的數據安全管理問題,上升為行業、政府以及社會的重要任務之一。近日,一場由全國信息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組織的總結會在北京召開,而會議的重要內容便是匯報總結《數據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國家標準首批試點工作的實施情況和試點成果,進一步確認完善“組織機構數據安全能力評估”的國家標準。
作為中國領先的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商,軟通動力的信息安全、數據安全保障能力一向讓人放心,也因此獲選成為《數據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國家標準首批10家試點工作單位之一。在總結會上,軟通動力、阿里健康等試點單位分享了試點開展情況和標準試用的感想體會,通過自身實踐應用檢驗了標準的通用性和合理性,獲得了專家組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何為組織機構數據安全保障的能力成熟度模型?根據標準,它是以數據為中心,重點圍繞數據生命周期,從組織建設、制度流程、技術工具和人員能力四個方面進行安全保障。該模型標準適用于對組織機構數據安全能力進行評估,也可供組織機構開展數據安全能力建設時參考。這方面,軟通動力向來以高于行業平均的安全水準“嚴于律己”,已構筑起了領先的信息與數據安全能力體系。
例如,軟通動力為電信運營商量身制作的大數據平臺解決方案,不僅幫助運營商充分挖掘數據價值,助力運營商洞察商機、開拓業務、高效運營,在安全保障方面也表現出色。該解決方案從規劃、管理、操作、數據層面,構建了四位一體化的數據安全管理體系。同時,遵循網絡安全與物理安全并重的原則,敏感數據脫敏處理,保證數據安全和避免數據泄露。
數字經濟時代,數據蘊藏的高價值被深度挖掘,數據安全的重要性也隨之驟升。作為一個有高度預見性的企業,軟通動力從大數據技術發展伊始,便將數據安全視為重要課題,潛心研發數據安全技術與應用。在數字化服務能力與數據安全能力的雙重保障下,軟通動力已成為大數據等前沿技術創新應用的引領者,以及企業數字轉型可信賴的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