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化轉型的背景下,企業IT建設進入到一個全新的階段,特別是云計算成為企業業務創新轉型的重要抓手。如今公有云市場成熟發展,私有云市場快速增長,而混合云逐漸成為企業共識:IDC預測,未來混合云將占據整個云市場份額的67%;Gartner預測,到2020年,90%的組織將利用混合云管理基礎設施;MarketsandMarkets預測,從2016年到2021年,混合云的支出年均增長約22.5%,達到近920億美元。
筆者認為,混合云之所以受到追捧,來源于兩個方面——外部環境與客戶需求的雙重疊加。眾所周知,云計算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已經日趨完善,企業對于上云已經達成共識,云計算在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同時,面對行業轉型,企業需要打造穩態與敏態共存的IT架構,從而支持傳統業務應用與創新應用。
企業利用混合云,可以將核心業務應用運行在企業內部IT環境下,以滿足高IOPS、低延遲、數據一致性和安全合規的需求。同時,基于互聯網的新業務應用則可運行在公有云平臺上,以保證新應用高并發、靈活擴展的特點。基于這種訴求,混合云在開發測試、有效應對激增流量、業務連續性、云原生應用驅動創新(IoT/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等場景得到廣泛應用。
如上所述,混合云對于企業的價值和意義是顯而易見的,但是現實是企業在混合云方面仍然遇到了不少的阻礙。比如混合云的部署需要面對不同IT形態、不同技術類型、不同架構,如果企業不能善加利用,結果就是運維管理復雜度的提高,在成本、資源利用和應用開發效率等方面就會遇到挑戰。
在青云QingCloud(qingcloud.com)看來,混合云需要經過系統化的架構設計,并經過工程化的交付實踐驗證。整個混合云系統內部各組件之間是有機結合的,無論體系架構多么復雜,用戶的使用體驗與管理機制應該是統一一致的,用戶可以在不改變操作習慣的情況下在不同平臺間自由切換。從內看兼容并蓄,百花齊放;從外看則整齊劃一,渾然天成。
真正的混合云
業界都在談混合云,市場上眾多廠商也在提供各有特色的混合云產品、服務和方案。混合云的核心訴求是為不同的業務負載選擇合適的基礎設施,同時更強調對基礎設施差異性的屏蔽。從業務角度來看,企業有的業務負載敏感性強、合規性要求高,需要從基礎設施層面保障可控性和物理隔離;而面向互聯網的敏態業務有著高并發的特點,更需要公有云的彈性和敏捷性。這就構成了一種典型的混合云需求場景。
青云QingCloud認為,如果不能通過統一架構交付統一體驗,企業將面臨著公有云和私有云基礎設施之間巨大的差異性,為應用層帶來開發、部署、運行和管理的巨大復雜度,也為數據的流動與集中造成障礙。
從這個意義上說,很多云廠商面臨公有云和私有云之間的二選一問題,并非是商業層面的抉擇,根本上還是技術架構決定的。公有云要求云平臺具備無限擴展和自動運維的能力,私有云要求云平臺能夠最小規模軟件化交付。當客戶產生混合云需求的時候,公有云和私有云之間還要無縫打通,面向應用交付統一的平臺功能與運行環境,面向企業運維人員交付統一的使用體驗。
“無限擴展+最小規模交付”這兩個要求同時滿足考驗著廠商對云和IT本質的深刻理解,只能在云平臺架構設計之初便通盤考慮進行設計,同時也畫出了一條技術能力的分水嶺。比如超大公有云平臺無法實現私有云的產品化交付,而私有云產品無法實現超大規模部署和無限擴容,原因正是在此。所以,混合云很美好,但是邁向美好的路并不平坦,同時為用戶交付混合云的廠商也需要重新思索混合云這個命題,在數據互聯互通、統一管理等方面進行足夠的探索。
混合云若無法實現公有云和私有云之間的數據流通,則極容易形成“云孤島”。這就要求廠商打通“數據通路”,讓數據在云中按需流動,產生新的業務價值。當然,數據層面的打通只是第一步。接下來則是要實現兩種云之間的跨云管理與整合,為企業用戶提供云資源和企業應用的配置、監控、自動化運維和管理服務。
青云QingCloud主張,混合云應該在架構、用戶體驗、運維管理等三個方向上追求高度的一體化。具體來說,混合云的目標不是實現不同平臺的連接,而是提供最優的業務支撐能力,充分滿足復雜多元的業務需求。本質上,混合云是一朵云以不同形態共存,并以一致的架構確保業務支撐能力的連續和一致。
早在青云QingCloud創立初期便已實現以統一架構實現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和托管云的一致化交付與管理。據觀察混合云大勢所趨之下,青云QingCloud底層架構優勢明顯。目前來看,這是青云QingCloud 憑借技術實力對云計算發展趨勢的一次正確預判,也是深刻理解企業客戶云化歷程之后的“混”然天成。
以服務形態交付資源是云計算的核心屬性之一,而服務體驗則是衡量一朵云品質的關鍵,因此,廠商不能因為技術架構的復雜,而割裂用戶體驗,一致的使用體驗將幫助用戶實現最低的學習和使用成本。
運維與管理是另一種視角的用戶體驗,割裂的運維不僅降低整體效率,長期看也不符合一體化架構的要求。混合云應該實現跨平臺統一資源調度、監控、管理與部署,從而構建全局視角,以更有效地支持業務需求。
“混”然天成的背后:系統化與工程化
為了打造真正的混合云,青云QingCloud以系統化與工程化實現架構、體驗與管理的高度一體化。青云QingCloud混合云,依托QingCloud全棧ICT服務能力,以統一的技術架構體系貫通公有云、私有云、托管云等多種云交付形態,借助云網一體化,云網深度協同,構建統一的運維管理平面,提供具備一致使用體驗并可統一運維管理的一體化混合云架構,為用戶構建混合云戰略提供體系化、工程化的一站式解決方案與技術支持,有力支持業務彈性伸縮、業務高可用、云災備、以及數據安全合規等場景需求。
青云QingCloud混合云借助全棧云平臺、SD-WAN智能廣域網、QingStor軟件定義存儲、iFCLOUD統一多云管理平臺等四大核心技術來助力混合云在企業中的落地,全面適配客戶數字化轉型成長過程路上每一階段的需求。
青云QingCloud云平臺無論在公有云或者私有云領域,都經過了大規模商業實踐的檢驗,同時經過多年不斷的產品技術迭代,已經形成全面覆蓋IaaS、PaaS和應用管理平臺的全棧云能力,可以為用戶提供完備、健壯、可靠、高品質的云平臺。同時,青云QingCloud云平臺以一致的技術架構(同一架構)為用戶交付全形態的云平臺( 公有云、私有云、托管云等等), 不同形態之間具備統一的服務能力、操作方式,及運維管理體系,為用戶提供貫通一致的混合云使用體驗。
在云網一體方面,青云QingCloud將自主運營的SD-WAN服務與各形態的云平臺進行了深度整合優化,只需幾分鐘即可構建起專屬的企業級廣域網絡,實現云平臺間VPC級別的高質、安全、高可靠的網絡互通,并可隨云平臺一起實現智能動態伸縮調節,應對不斷變化的業務需求。云網的深度一體化融合,為構建混合云提供強大的網絡能力支撐,同時為進一步實現數據及業務遷移等高級場景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存儲能力方面,基于QingStor NeonSAN的遠程數據同步能力,青云QingCloud混合云可以實現數據的跨平臺遷移能力,從而進一步實現基于混合云的災備體系。
在多云管理方面,青云QingCloud通過iFCLOUD統一多云管理平臺,對接各類第三方云平臺的 API,將運維管理能力進行匯總,并最終抽象成面向混合云和多云的整體的一套運維體系,為用戶建立起一個統一的運維管理平面。通過這一平面,用戶可以對混合云各個組件進行統一的運維操作,同時也可建立起全局視角,對混合云整體進行更有效的管理與調度。
基于完整的產品技術體系,青云QingCloud在幫助客戶踐行混合云方面進行了富有成效的實踐。比如出于合規性要求,金融客戶利用青云QingCloud公有云實現業務系統的彈性,同時將核心業務部署在青云QingCloud私有云,利用QingStor NeonSAN構建災備系統;針對零售行業的促銷高峰需求,青云QingCloud混合云解決方案中公有云的彈性資源交付可以靈活交付或回收計算資源,應對業務挑戰,同時優化成本。其中,青云QingCloud 幫助知名企業華潤創業搭建了混合云解決方案:私有云層面,采用軟件定義數據中心的解決方案,基于標準的x86服務器構建了“華創聯和云”,充分釋放基礎架構資源效能;公有云層面,華潤創業將互聯網業務放在青云QingCloud公有云上,并制定了完整的管理與服務細則,建立了標準化、可度量的自服務模式。青云QingCloud 的混合云解決方案幫助華潤創業不僅提升了原有資源交付效率,資源從申請到交付耗時降低了70% 以上,平臺服務可用性達99.95% 以上,而且同時兼顧了核心業務的合規性和互聯網業務的敏捷性。
面向未來,不止于現在
混合云的發展其實是讓用戶更加聚焦業務實現,而不是底層架構,我們應該關注跨云的業務實現而不是關注如何部署一個跨云服務,從狹義來說,云廠商需要幫助企業真正將私有云的定制能力和公有云的共享及生態能力進行有機融合。從廣義來講,混合云的形態不止包括云與云的組合,還包括云與傳統IT系統的組合、云與虛擬化技術的組合等,這些都是根據具體的業務場景需求,使用混合IT的方式解決具體的問題。
混合云的演進仍在繼續,比如容器PaaS、IoT邊緣計算等新技術讓狹義混合云即將走向全域的廣義混合云,云網融合、多云管理等向縱深發展,從而推動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青云QingCloud表示,混合IT與數字化轉型的混合路徑對應的是平臺的統一與解耦,這看起來有點矛盾,實則是和諧。“可分可合,有收有放,解耦也是一種能力。青云QingCloud混合云提供一站式的交鑰匙解決方案,同時也可以全面的解耦以更加貼合企業個性化需求,順應自主制定的轉型策略,有力支撐企業IT從局部改造到云就緒。”憑借前瞻的云計算趨勢洞察和領先的技術實力,青云QingCloud 已然躋身混合云市場的頭部玩家。
同時,對于行業客戶而言,他們需要的混合云提供商應該是既懂業務又懂技術,既能夠滿足眼前不同業務系統的靈活發展需求又能留下未來大一統的可能性。據青云QingCloud最新官方信息稱,企業、專業廠商、平臺廠商是未來數字世界的合作構建者。青云QingCloud定位為一個面向應用的平臺級廠商,對于以專業技術廠商、ISV、SI為代表的專業廠商而言具有標準、靈活、易集成等特性,同時開放平臺全部功能API接口及模塊化產品體系,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商業中立等特性也為專業合作伙伴的業務集成帶來長期可靠保障。在行業數字化轉型深入的廣闊場景中,青云QingCloud與廣大專業廠商互補共贏,縱深合作推動百行千業數字化轉型,共筑數字世界美好未來。
在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數字化浪潮正沖擊著每一家企業,“云”成為賦能企業用戶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平臺技術。混合云可以讓企業實現在ICT基礎設施與開發平臺上的終極自由,做到更穩定的業務發布,交付可承諾的SLA,更快的訪問速度、更靈活的業務架構,加速企業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