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Web】9月4日消息,網絡文學不僅是中國故事的記錄者,更是中國故事的傳播者。如何運用文字的力量,讓網絡文學成為中國故事的“揚聲器”,讓中國故事和時代聲音影響更多人?
在第四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上,閱文集團首席執行官、騰訊集團副總裁兼騰訊影業首席執行官程武對此作出回答。他表示,應當從生態保護,版權開發,出海推廣三個方面著手。
首先,基本要義在于保護創作土壤,尊重原創。為保護作家權益,提升作家創作環境,閱文對內進行了大刀闊斧的自我改革,針對歷史積弊推出了讓作家可選的多份新合同模板;對外配合國家主管部門嚴打盜版。
其次,讓網絡文學成為中國故事的“揚聲器”,推動文學IP跨領域開發是重中之重。程武認為,隨著新文創生態的深化與擴容,文學、動漫、影視等業務的融合已變得更加高效暢通,將構建貫通上下游的IP產業鏈,放大IP價值,為優秀文學IP搭建更廣闊的舞臺。
最后,程武指出,推動“網文出海”、讓中國故事走向世界,也是網絡文學的時代使命。中國精神蘊含于故事之中,網絡文學已經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中國文化符號。
以下為程武演講實錄:
大家好!很高興站在這里,與大家分享閱文對“講好中國故事,傳遞時代聲音”的理解。
講好中國故事,傳遞時代聲音,凝聚中國夢想,這既是騰訊新文創長期堅持的產業、文化實踐,也是我們所有人持續探索、深耕的時代命題:從“數字故宮”多元化探索,讓六百年的紫禁城,變成生動的文化符號;到聯合敦煌研究院推出“云游敦煌”,讓敦煌之美走入千家萬戶;再到QQ炫舞攜手楊麗萍重新演繹孔雀舞,讓民族舞蹈文化再放異彩……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之路,新文創始終深刻踐行,讓“中國故事”在新時代煥發光彩。
而閱文作為新文創戰略和生態的核心組成部分,如何運用文字的力量,“講好中國故事,傳遞時代聲音”?
我們認為,中國故事離不開文字的記錄和文學的敘述。而網絡文學以其靈敏的反應度、蓬勃的創造力和生動的寫實性,極大豐富了中國當代文學和文化傳播,成為當代中國故事的發源地。
首先,網絡文學是解讀時代的“密碼”。
就在這個周一,閱文集團剛剛和國家圖書館達成了戰略合作,掛牌成為國家圖書館互聯網信息戰略保存基地,來自閱文平臺的百部網文佳作入藏國家圖書館,覆蓋現實、玄幻、都市、歷史、科幻等不同題材,這使網絡文學參與到了時代記憶傳承的力量中來。
可以看出,網文雖然題材豐富,天馬行空,但從未脫離當下,自誕生之日起,每個階段受到讀者喜愛的網文品類,都是時代背景和社會心態的映射。玄幻修仙文中“打怪升級”的成長英雄,呼應80后“奮斗改變命運”的時代呼喚;都市題材中溫馨幽默的小人物,則體現90后、00后熱愛生活、追求個性的群體心理。
同時,隨著駐村干部、大學生村官、抗疫武警、律師等一線人員也加入網絡文學創作大軍,現實題材創作正變得越來越有血有肉、有笑有淚,脫離了“懸浮”。他們的文字飽含真情,呼應現實,更能打動讀者。
其次,閱文也主動支持現實題材創作,堅持推動網文觀照現實,讓新時代背景成為網絡文學的底色。
目前,閱文已連續舉辦五屆現實題材征文大賽,參賽作品和人數持續增長。同時,現實題材作品改編的影視作品頻獲佳績,如《大國重工》《朝陽警事》已經正式簽約了影視改編。疫情期間,閱文舉辦了“我們的力量”抗疫主題征文大賽,短短一個多月就吸引了27800 多名作者,誕生了《一諾必達》《你好普通人》等大批記錄各行各業普通人抗疫的優秀作品。而今年的人氣作品中更是出現了抗疫、醫療、扶貧等時代熱點話題。接下來,閱文將推出更多反映時代風貌、溫暖人心的優質作品,讓中國故事發出時代聲音。
網絡文學不僅是中國故事的記錄者,更是中國故事的傳播者。不僅是中國故事的“發源地”,更要做中國故事的“揚聲器”。我們要如何發揮網絡文學的“揚聲器”作用,讓中國故事和時代聲音影響更多人?這要從生態保護,版權開發,出海推廣三個方面著手。
第一,基本要義是保護創作土壤,尊重原創。
內容產業的核心是人,是每一位鮮活的創作者。閱文不斷提升自身專業水平,關注和認同創作群體,彼此成就,才形成了生機勃勃的網文生態。為保障網文作家權益,我們對內大刀闊斧,自我改革,對外配合國家主管部門雷霆手段,嚴打盜版侵權,一系列舉措收獲了作家群體的好評。
今年6月,針對歷史積弊,閱文推出了讓作家可選的多份新合同模板,希望通過自身的努力改革行業痼疾,更好地保護作家權益。我們很高興看到這贏得了絕大多數作家群體的信任,也迎接了徐公子勝治、酒徒等一眾大神作家的回歸。
對于行業長期存在的盜版侵權頑疾,閱文今年打擊力度空前。同在6月,我們推出了五大舉措打擊盜版,承諾平臺上所有作家作品的維權成本,全部由閱文承擔。上周,中國版權協會文字版權工委會和閱文共同發起,與多家平臺方聯合發出版權保護倡議,我們希望從搜索入口切斷盜版網站的內容傳播鏈條。我們相信,隨著文學版權保護的不斷升級,好故事將源源不斷,接踵而至。
第二,重中之重是推動文學IP跨領域開發。
寫出一個好故事只是開始,重頭戲在于,如何利用當下多種傳播載體,在內容與技術的雙重驅動下,突破網絡文學的文字呈現,把故事講給更多年輕人聽,講到世界舞臺上去,講得深入人心。
文學、動漫、影視、游戲……這些都可以豐富故事呈現的方式,也是放大其IP價值的重要手段,閱文正在推動這些業務共生共融。以閱文白金作家貓膩的作品《慶余年》為例,這是一個植根于中國傳統文化、展現當代人豐富想象力的優秀故事。經過三年多,騰訊影業、閱文、新麗的聯合影視改編后,電視劇取得市場與口碑的雙豐收。
隨著新文創生態的深化與擴容,文學、動漫、影視等業務的融合正在變得更加高效暢通。在產業上游,閱文擁有龐大的IP積累,堪稱源頭活水,旗下新麗傳媒也有著豐富的內容開發經驗;在產業下游,騰訊影業已經建立起發行和宣傳渠道,并連接眾多內容制作公司,和貓眼等平臺。依托于騰訊的社交和內容平臺資源,未來新文創還可以搭建起強大的衍生品開發能力,充分放大IP的社會價值,文化價值及商業價值。
第三,推動“網文出海”,讓中國故事走向世界,是網絡文學的時代使命。
中國精神蘊含于故事之中,網絡文學已經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中國文化符號。目前,起點中文網的國際站“Webnovel”累計訪問用戶超7000萬,擁有900多部中國網絡文學的英文翻譯作品,12萬部海外原創作品。外國作家作品的世界觀和故事架構深受中國文化影響,蘊含著奮斗、熱血、尊師重道等中國元素。由此可見,中國故事的影響潛移默化,世界各地的人們,都可在網文世界分享同樣的夢想與感動。
網絡文學是時代的鏡子,折射著時代的風貌與情緒。每一位網文作家都是中國故事的親歷者和講述者,他們觀照社會現實,也讓世界了解中國人的愿望與情感。未來,閱文將為網絡文學創作提供更堅實的后盾,為優秀網絡文學IP搭建更廣闊的舞臺,通過閱文的努力,凝聚網文熱愛者的磅礴力量,矢志不渝地講好中國故事,發出時代強音!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