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Z.com) 9月3日 消息:近日,工信部發布征求意見稿,擬建立“謝絕來電”平臺,要求任何組織或個人未經用戶同意,不得發送商業性信息或電話。生活中,這類信息或電話時常被歸為垃圾短信和騷擾電話。
據艾媒網報告, 2019 年超 8 成網民每周都接到騷擾電話。工信部數據顯示, 2020 年第一季度, 12321 受理了有關騷擾電話和垃圾短信的投訴共計 15 余萬件,受理有關垃圾短信的投訴 5 萬余件。某手機安全軟件攔截了34. 4 億條各類垃圾短信,其中,廣告推銷類最多。
有報告指出,兩成網民接到的電話中超過一半是騷擾電話,每周能接到騷擾電話的網民則達到了85.4%。專家指出,輿論常吧正常的商業電話、短信和“騷擾電話”“垃圾短信”劃等號。但并非所有商業性短信和電話都是無用或有害的。但如果發送目標不明確,大量缺乏指向性的信息發到不需要的用戶手機上,確實令人反感。
因此,工信部在征求意見稿中,對商家行為進行了規范,要求商家發送商業信息前必須征得接收者的同意,但并未徹底封死其發布空間,而是在加以規范的同時,承認了這類信息存在的合理性。
此外,工信部將建立全國統一的“謝絕來電”平臺,引導相關組織或個人尊重用戶意愿,規范撥打商業性電話。征求意見稿還提出,如果用戶認為其受到商業性短信或商業性來電侵擾,可向 12321 受理中心進行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