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Web】9月2日消息,2019年3月,最早一批特斯拉V3充電樁在美國舊金山一處停車場向用戶開放。
由于這款充電樁在家用車領域,采用了史無前例的250kW超高設計功率,官方為部署V3,需要以極為苛刻的條件篩選能夠駕馭超高負載的電網。
所以,直到2019年末,首批V3充電樁才在國內首次亮相。當時,特友們紛至沓來,有車主甚至在搭載2170電芯的標準Model 3上,體驗到了“15分鐘200公里”的急速補能體驗。
據一家國內媒體測試,老款ModelX在V3樁上最大功率150kW;新款長巡航ModelS/X可以達到200kW。相比V2,18650電芯的車型同樣在充電時長上縮短20%不止。
我們剛剛提到,安裝V3需要苛刻的電網,而令人意外的是,北京第一座V3充電樁竟落戶東三環繁華的地段:位于東三環與東四環之間的華貿中心。
圖:特斯拉中國8月8日發布的Twitter
比鄰繁華商業地段的V3充電站,更能顯現出它的“快充”優勢。TechWeb觀察到,8月烈日下,來華貿地上停車場充電的車主,一般會選擇在車內等待,整個過程不會占用太長時間,并且充電完成后的超時停車費,可能是培養用戶習慣的另一原因。
如果用戶預約V3電樁,系統提前將電池組加熱至合適溫度(On-Route Battery Warmup),這樣可以將充電時間進一步縮短。
圖:截自Tesla官網,在途預熱可以減少V2下25%充電時間;V3更是能減少50%
除了V3快充,特斯拉還為車主提供了不同里程下的充電解決方案。8月28日,特斯拉就“Tesla充電網絡布局”話題,在北京華貿體驗店舉辦一場“T-talk”線下分享討論會。
續航焦慮的本質,是充電焦慮。市面上很多純電車型,已經可以在續航上與燃油車媲美,而充電上的不方便,才是用戶焦慮的最大源頭。
目前,具體有兩大問題,一是充電樁數量太少,二是充電速度慢,兩個問題對比的都是燃油車。特斯拉對此給出的答案是,根據用戶出行場景布置多元的自營充電體系,并不斷提升充電效率。
為應對不同出行場景上,特斯拉希望將充電樁搬到用戶常去的地方。車主的用車場景一般分為城市通勤代步、周末近郊出游、低頻長途自駕。特斯拉所做的,就是在這三個場景中布置大量充電樁。
一、城市通勤
在城市通勤代步中,最方便的充電方式是家充樁。家中有樁,心里不慌,晚上接上電源,次日滿電出發,充電體驗遠勝于加油。針對無法安裝家充樁的消費者,特斯拉給出的解決方案是超充。特斯拉超充樁一般建設在商場、寫字樓、城市核心商圈等高頻場景,目的是為了讓車主在逛街、吃飯、上班時,就能給車輛充電,半小時即可滿足一周通勤需求。
二、周末近郊游
當用戶需要100-400公里短途自駕游時,可利用“目的地充電樁”充電。目的地充電樁一般布局在商圈、酒店、休閑莊園、周邊景點、熱門自駕沿線,充電速度與家充樁一致。如從北京出發,周邊景點如承德、秦皇島、張家口,都建設有目的地充電樁,車主到達酒店后充上電即可安心享受假期。加上特斯拉超長續航里程,解決了車主自駕游的充電焦慮。
三、長途出行
在長途出行中,特斯拉在全國主要路線都布局有超級充電樁。這些樁覆蓋中國東西、南北主干道,車主可完成從北京到上海,哈爾濱到三亞、成都到上海、蘭州到深圳等超長途自駕。
特斯拉表示,目前特斯拉是中國充電樁工程建設最早、自有充電樁數量最多,覆蓋城市最廣的新能源智能汽車企業,已經建成了超過2500+個超級充電樁,2400+個目的地充電樁,并且2020年計劃在中國布局4000+超級充電樁,以跟上車主的增長速度。
通過“場景化”的充電布局策略,特斯拉率先解決了上述“充電樁數量太少不如加油方便”的問題。而針對“充電速度比加油慢”的問題,特斯拉采取的措施是提升充電速度。
電動汽車充電技術的發展迭代非常迅速,充電10小時已經是過去式,現代充電技術是以分鐘來計算。例如特斯拉的V3超級充電樁,充電15分鐘即可補充最多 250 公里續航電量,可以滿足車主一周的出行需求。目前V3已經在上海、廣州、北京三地正式開放運營,并加速鋪向全國。
從車主角度來說,特斯拉這套充電網絡已經消除了大部分人的充電焦慮,是很多消費者選擇特斯拉的重要原因。對特斯拉來說,雖然自建充電網絡是一條重投資、見效慢的路線,但是能讓特斯拉在后續競爭中取得先發優勢,且目前效果已經凸顯。
*“T-talk”是特斯拉發起的線下活動,由官方定期邀請媒體及社會各界人士,一起討論行業現狀、技術發展,共同推進行業進步,特斯拉也借此搭建起與媒體及公眾溝通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