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手機之家
2007 年 9 月,OMTP 公布了全球統一的手機充電器接口標準為 Micro USB,2009 年 2 月 17 日,全球移動通信聯盟協會宣布在 2012 年前將使用 Micro-USB 作為全球統一的標準充電器規格。首批簽署協議的廠商包括諾基亞、樂金、摩托羅拉、三星、索尼移動、法國電信、西班牙電信、T-Mobile 與沃達豐。標準討論并通過實際意味著全球都將統一手機充電器標準。
但是," 天生反骨 " 的蘋果在 2012 年 9 月 12 日的美國舊金山芳草地會議中心發布了 Lightning Dock 接口,它的出現不僅正式取代了蘋果使用長達 9 年的 30 針 Dock 接口,也引發了蘋果與歐盟有關統一接口的博弈。
從極為先進到有些落伍
可能有朋友會問了,蘋果使用什么接口和歐盟有什么關系?實際上,歐盟要求手持裝置制造商對因為接口的分歧帶來的浪費和污染負責,并希望統一接口的協議能減低這方面的浪費,所以一直積極推進協議的落地。蘋果不選擇 Micro-USB 的理由很簡單,就是認為落后的 Micro USB 無法滿足自身使用需求。彼時的 Micro-USB 接口只有充電和同步數據功能且無法通過 iPad 所需的 2A 電流。哪怕是蘋果淘汰的 30 針 Dock 接口擁有充電、高速數據同步、音頻輸出、回放控制、高清視頻輸出、照片導入、USB 輸入等功能。
取代 30 針 Dock 接口的 Lightning Dock 接口在當時無疑是極為先進的,雖然在功能性上并不如 30 針 Dock 接口全面,但在保留了大部分功能的基礎上比原來的 30Pin 接口小了 80%。新接口兩側都有 8Pin 觸點且不分正反面,因此,無論怎么插入都可以正常工作,不用再擔心插反的問題。
蘋果前營銷主管菲利普 · 席勒將 Lightning 接口描述為 " 未來十年的現代接口 "。從 iPhone 5 開始,Lightning 接口在蘋果設備上的服役時間已經過去了十年,我們不可否認實際上是一個十分成功的接口,但隨著用戶對充電和數據傳輸需求的提升,Lightning 接口已經無法滿足當下用戶的使用需求。
Lightning 接口是基于 USB2.0 開發,發布時測試顯示傳輸速度為 480Mbps,而于 2008 年 11 月發布的 USB 3.0(USB 3.1 Gen1/USB 3.2 Gen1),速度由 480Mbps 大幅提升到 5Gbps,是 USB 2.0 的 10 倍。隨后發布的 USB 3.1(USB 3.1 Gen2/USB 3.2 Gen2x1)將傳輸速度提升至 10Gb/s,USB 3.2(USB 3.2 Gen2x2)可以實現兩條通道 10Gbps 的傳輸速度,理論上相當接近于 20Gbps。另外,從 USB 3.2 開始,Type-C 是唯一推薦的接口方案。于 2019 年 9 月 3 日發布的 USB4 集成 Thunderbolt 3 協議,支持 40Gbps 的傳輸速度。
充電方面,目前基于 Lightning 接口可實現最高 27W(9V3A),而在 2.1 版的 USB Type-C 線纜和接口標準中,USB-C 接口的電源輸送上限被提升至最高 240W,同時也被命名為「Extended Power Range」。
蘋果顯然也意思到了 Lightning 接口的局限性,在 2016 年,MacBook 產品上全面部署 USB-C 接口。以生產力為主打賣點的 iPad Pro,從 2018 年開始就換成了性能更強的 Type-C,保證外接 4K 顯示器時能有不錯的體驗。
這些法案正在倒逼蘋果不得不轉投 USB-C 接口
2021 年 9 月 23 日,歐盟委員會公布一項立法建議,擬將 USB-C 接口作為歐盟境內所有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相機、耳機、揚聲器及視頻游戲機等電子設備的通用充電接口。此外,充電器須與電子設備分開銷售。
歐盟委員會在當天發布的一份聲明中說,長期以來,電子設備充電接口規格不一,造成電子資源浪費,也給消費者帶來不便。統一充電接口將為生活增加便利,同時有助于促進歐盟綠色和數字轉型。
歐洲向統一充電端口標準的過渡將分階段進行。如果在歐洲還是將對智能手機采用統一的 USB-C 端口立法的話,那么放棄其它端口將至少有持續 2 年的過渡期。此外,如果行業開發其它技術來提供更好的充電和數據傳輸,那么歐盟將不會阻礙它們的普及推廣。
2022 年 6 月 7 日,歐盟議會和歐盟理事會達成一項政治協議,要求從智能手機、耳機到數碼相機、平板電腦的所有產品的制造商都要使用相同的通用充電端口:USB Type-C(以下簡稱 USB-C)。新協議將于 2024 年秋季生效。多數設備制造商都表示,在未來 24 個月內,他們將確保其硬件符合 USB-C 端口規則。
除歐盟外,年初全國政協委員、網易 CEO 丁磊曾提出《關于統一智能電子設備充電器標準端口 進一步減少電子垃圾助力碳中和的提案》引起社會廣泛熱議,工信部對該提案進行了回復。工信部表示," 大力推進充電接口、技術融合,有利于降低電子垃圾,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下一步,將繼續推進相關國家標準制定,促進充電接口及技術融合統一,提高電器電子產品回收利用率,著力推動消費電子產業高質量發展 "。
在加強終端設備充電技術規范制定上,2021 年,工信部批準發布了《移動通信終端電源適配器及充電 / 數據接口技術要求和測試方法》和《移動通信終端快速充電技術要求和測試方法》2 項行業標準,為規范電子設備充電接口提供標準支撐;在促進各項快速充電技術融合互通上,工信部指導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聯合行業協會以及移動終端、芯片等領域企業制定了《移動終端融合快速充電技術規范》《移動終端融合快速充電測試方法》2 項團體標準,降低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研發通用快速充電電源芯片和配件的風險及成本。
阻礙蘋果轉投 USB-C 接口的原因,表面是環保,背后是生意
一直以來,蘋果是統一充電接口的反對者。蘋果表示,通過行政指令強制行業采用同一種充電規格將會阻礙創新,而更應該讓市場來選擇采用何種充電接口,多元的充電規格和協議后續可能會發展出更多、更先進的充電設。此外,現有的 Lighting 配件與通用的標準不兼容,而目前市場上不同行業比如樂器調音外設、DJ 外設等音樂領域還有大量的外設設備,以及舊的蘋果存量設備,一旦切換新的充電接口,這些設備勢必會被拋棄,就有的充電設備也將面臨淘汰,對環境造成危害。
當然,嘴上都是主義,背后全是生意。第三方廠商想要生產充電頭等配件,需要通過蘋果 MFI ( Made for iOS ) 認證,向蘋果繳納專利認證費用。通過 MFI 認證,蘋果獲得了高額的、穩定的利潤分成 ( 20%~25% ) ,每年帶來的利潤可能超過百億元人民幣。如果蘋果最終遵循歐盟法案,意味著不僅蘋果喪失高額的授權利潤來源,數以億計的蘋果設備以及廠家都會受到波及。
為此,蘋果做了兩手準備,其一蘋果正在更多的部署無線解決方案,將 MFI 認證概念引入到無線充電中,針對 MagSafe 配件,推出一個全新認證徽標 "Made for MagSafe"。 第三方品牌的產品在通過 MFi 認證,并集成蘋果 15W MagSafe 充電模塊之后,可以在包裝和宣傳中加上 "Made for MagSafe" 的標志。
其二就是將 iPhone 及可穿戴設備轉投 USB-C 接口,蘋果分析師 Mark Gurman 表示,蘋果將在 2024 年前將大部分產品接口轉變為 USB-C。比如 iPhone 15 系列將在 2023 年秋季換到 USB-C 接口;可能在 2024 年 3 月發布一款帶有 Lightning 接口而不是 USB-C 的新 iPhone SE,在歐盟地區售賣;入門款 iPad 預計在今年年底前切換到 USB-C。所有 AirPods 型號和 Mac 配件都有可能在 2024 年前過渡到 USB-C 接口。
尾聲:
從 2007 年的第一代 iPhone 到 2011 年的 iPhone4S,蘋果使用了 30 針 Dock 接口。在 iPhone 5 上,蘋果改用了 Lightning 接口。目前尚不清楚蘋果是否會全面轉向 USB-C 接口,但或許離統一充電接口的那一天已經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