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機“共榮共生”的新時代,正加速從夢想走進現實。仿生四足機器人上演群控舞蹈秀,“江豚”在池中自由自在地游弋,“鄧麗君”帶來經典歌曲《我只在乎你》,“煎餅俠”機器人三分鐘完成一套正宗地攤煎餅,冰壺機器人在定制賽道展示表演,咽拭子采集、咖啡拉花、骨科手術……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機器人橫空出世,并開始加速走進我們的現實生活。
智能機器人進入發展快車道
近年來,在人工智能、新型傳感、生物仿生、新材料等多種技術融合驅動下,機器人加速向智能化演進,并逐步走進我們的生活。在以仿人機器人,自然語言理解、情感識別與人機交互,軟體機器人和人工肌肉,元宇宙與機器人融合技術等前沿技術的推動下,機器人的種類和功能越來越多,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醫療機器人、特種機器人、智能物流機器人等,智能機器人加速向細分領域拓展;醫療、物流、商用、農業、建筑、制造、礦山等,機器人落地應用的場景越來越寬廣,幾乎滲透到各個行業和領域,并已經發揮出巨大的商業價值。
以Walker X及熊貓機器人為代表的優必選人形機器人,在迪拜世博會服務長達半年,持續工作182天,累計工作超過1200小時,接待了來自45個國家和地區的165個政企商界嘉賓和VIP參訪團,共服務全世界的游客176萬人次,創造了人類歷史上人形機器人首次真正商業化落地應用。
交叉融合將觸角延伸至元宇宙
與此同時,元宇宙與機器人的交叉融合,處于快速發展之中。數字孿生、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云計算、人工智能(AI)、區塊鏈、物聯網、人機交互、虛擬人、邊緣計算等技術,與元宇宙技術交叉融合發展,正在逐步實現虛實結合的新型人機共融空間。例如科大訊飛發布的虛擬人技術;聯想發布的聯想晨星機器人S1等,打通虛實界限,鏈接數字空間和物理世界,讓人震撼。
中航證券分析指出,機器人+應用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相關細分領域存在高速成長機會。預計2022年,中國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174億美元,五年年均增長率達到22%。其中,2022年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將有望達到87億美元,服務機器人65億美元,特種機器人22億美元。智能機器人產業快速發展背后,蘊含著巨大的市場空間和機會。
為集中展現智能機器人技術創新成果及應用場景,2022互聯網技術與應用博覽會(簡稱:iDWF互博會)即將于2022年11月16日-11月18日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并與2022(第二十一屆)中國互聯網大會、第二十四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同期同地舉辦。
據了解,2022iDWF互博會人機時代展區以應用需求端為導向,采用機器人與應用場景結合的模式展示機器人產業最前沿技術與產品,推動上下游產業鏈的協同合作,同時也讓觀眾直觀地感受到機器人技術發展為生產生活帶來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