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數據”和“數字化”成為新政策、新規劃的高頻詞匯。在《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數字化”在全文出現25次,“數據”則出現了53次。今年3月,國務院印發的《關于中央企業加快建設世界一流財務管理體系的指導意見》中,亦提到“以數字技術與財務管理深度融合為抓手,固根基、強職能、優保障,加快構建世界一流財務管理體系,有力支撐服務國家戰略,有力支撐建設世界一流企業。”
在強政策指引與新興技術融合的雙重促動下,財務世界正在經歷新舊交替、重構的過程,企業財務的戰略、邊界、流程與系統也正在發生極大變化,未來財務人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
為廣泛連接未來財務人,探索未來財務人發展潛力空間,8月25日,在“2022合思未來財務人大會”上,《財經》雜志攜手合思·易快報共同宣布,將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行業培訓機構以及知名高校等生態機構共同成立“未來財務人研究院”。
聯辦傳媒集團副總裁、《財經》雜志社副社長劉霄
聯辦傳媒集團副總裁、《財經》雜志社副社長劉霄介紹,未來財務人研究院將以“成為最具影響力、最具洞察力的未來財務人研究機構”為愿景;以“賦能未來財務人,整合、聯動產學研機構,共創以人為本的未來數字化財務新世界”為使命;通過產、學、研各界的思想碰撞和實踐經驗,賦能未來財務人,推動財務數字化轉型升級。作為面向未來財務人數字化轉型的專業智庫和賦能機構,未來財務人研究院將致力于成為行業圈層的首選智庫。
劉霄在研究院成立致辭中表示,“未來財務人將不僅僅局限于財務工作者,而是所有具備財務理念、掌握財務知識、身處業務一線、被財務數字化賦能的每一個人。未來財務人研究院將將聚合行業內的專家資源,成立專家委員會、輸出行業研究與報告、以及專業課程體系。同時設立專業獎項,進駐企業實地調研和走訪,為企業財務管理體系轉型發展提供學習和借鑒的最佳范式。”
圓桌對話
在加速建設世界一流財務管理體系過程中,離不開理論建設、數字技術與人才培養三個方面。其中,財務的數字化轉型作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入口,未來財務管理模式與轉型有哪些趨勢和變化?在深度對話環節,國家稅務總局原副局長許善達,合思·易快報創始人兼CEO馬春荃,聯辦傳媒集團副總裁、《財經》雜志社副社長劉霄分別給出各自觀點。
國家稅務總局原副局長許善達
許善達認為,“所謂數字化,首先要把所有數據來源的真實性解決掉?;跀祿恼鎸嵭曰A上,派生出報表、分析報告等提供給決策人才有應用價值。未來的財務人既要懂國家政策,又要懂市場分析,還要懂財務會計制度,同時還得懂信息技術。哪個企業財務部門率先實現這樣的人才知識結構,這個企業在市場競爭中間一定有相對的優勢。事實上,現階段財務人員的工作質量、業務水平對企業發展有潛在價值,但并不是每一個財務人員都有能力輸出高水平的專業分析,在這方面,財務數字化軟件對于很多企業具有普遍價值。”
劉霄表示:“財務數字化首先要解決財務系統中的真實性,隨后再應用數據進行財務分析。而以合思為代表的賦能財務數字化轉型的企業,正是為企業提供優良的數字化工具以確保數據的真實性,同時幫助企業財務人員從大量基礎重復的工作中脫身出來,創造更多空間來發展個人的綜合能力,以適應市場的要求。”
合思·易快報創始人兼CEO馬春荃
“費控報銷應該是企業開啟數智化轉型升級的第一站,報銷是全員參與的財務活動,它連接到企業的每一位員工。”馬春荃坦言,“基于報銷動因,我們更廣泛整合并連接CRM系統、項目管理系統、HR系統等內部系統,同時融合外部的機票、酒店、火車票等供應商平臺。當實現人、系統和產業鏈三個連接之后將要實現未來企業的數智化轉型,最終實現整合的數字化平臺。”
未來財務人是被數字化賦能的每一個人。下一階段,“未來財務人研究院”將深度整合多方資源,推動與產、學、研機構的項目落地合作,拓展服務能力邊界,賦予更廣泛人群以財務數字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