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訂單能接么?什么時候交付?接單節奏如何掌握?
俄烏戰爭,農化產品價格上漲,要增產么?增多少?
新品利潤好,要壓縮其他產品產能么?壓多少?
化肥銷售淡季要提前備貨,備多少合適?
幾個客戶同時要貨,該給誰,怎么分配?
行情不景氣,利潤差,還繼續接單出貨嗎?
這些問題每天都在困擾著化工企業。近年來,受疫情、國際形勢等因素沖擊,疊加“雙碳”政策的影響,化工行業市場波動越發頻繁且充滿不確定性,化工企業不得不時刻應對著市場波動所帶來的經營決策難題。
化工行業涵蓋領域廣,產品非常復雜且數量龐大,以化肥為例,針對農業、土壤、經濟作物、園藝等各種產品成千上萬,不同產品有其季節性和市場差異性。面對頻繁的市場波動,大多化工企業并不能感知具體什么產品在什么季節、在哪些市場可以獲得最大利潤。如何在最短的時間、用最少資金,讓資產利用率最大、資金周轉效率最高已成為當前化工企業亟待解決的難題。
將波動性規劃到企業運營體系中,以快速響應市場變化
近日,2022CNCIC全球特種肥料大會在昆明召開,杉數科技副總裁趙峰受邀出席并在會上表示,化工企業應將“波動性”規劃到企業運營體系中,從采購、生產、銷售等全局供應鏈視角協同運營,挖掘企業的超額收益,以更高的整體利潤滿足盡可能多的市場需求。智能決策優化技術則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抓手,是未來企業發展的核心“護城河”。
如今全球局勢不穩定因素頻發,新冠/猴痘疫情、俄烏戰爭、拉閘限電等黑天鵝事件頻發,供應鏈不確定性在持續增強,尤其對化工行業而言,一方面,國內很多化工原材料依賴于進口,另一方面,化工作為高能耗企業受國際能源價格影響大。化工企業的經營發展必須要充分考慮這種波動性對企業帶來的影響,并及時應對。
多角色、多視角,部門間信息孤島,缺乏全局考慮
針對不同的市場波動趨勢,化工企業的每個部門都有其各自的考量,具體來說:
當市場行情上漲時,大多化工企業產能不足,此時會多接優質訂單,加速現金流轉。從銷售部門來看,需要快速測算利潤區間與風險,考慮接哪些優質訂單,不同客戶間的貨品如何分配;從采購部門來看,需考量究竟要采購多少原材料,后續再補多少量合適,并及時同步信息給銷售進行調價;從生產部門來看,需要對訂單進行排布,權衡各個訂單生產優先級與利潤。
當市場行情下跌時,企業產能過剩,現金流尤為重要,更需要精益管理。銷售部門為了保證銷售額和現金流,會盡量出貨。采購部門減少原材料采購量,以消耗為主。生產部門保證已下單的客戶訂單交付,快速決策當前哪條產線更賺錢,切釜生產,并精細化考慮交付經濟性。
然而,這種多角色、多視角的決策其實只保證了局部某個產品/客戶的利潤,從全局來看并非最優決策。例如,從全局視角看產能可能未拉滿,還有機會增加一些利潤低的訂單;又或產能拉滿了,卻未考慮整體利潤,造成資金周轉效率不高。另外,孤立的部門視角無法實現信息拉通。如某個產品系列反應釜生產拉滿,但銷售還在接單,勢必導致延后生產。不少化工企業缺乏統一的接單標準,排產時造成訂單優先級難以權衡。
從全局經營視角來看,這是一個多目標多約束的聯合決策問題,單純依靠人的決策辦法將不再適用,取而代之的是可量化、精細化的智慧經營決策平臺。
打造智慧經營決策平臺,挖掘化工企業超額收益
化工企業要想實現資產利用率與資金周轉率雙升,獲取超額收益,其關鍵在于要通盤考慮采、供、銷等全局經營視角,完善決策體系,充分考慮市場波動趨勢,包括各種突發事件(如疫情等),平衡企業資源,以快速抵御風險或賺取超額利潤。
利用智能決策技術,建設全局的智慧經營決策平臺助力化工企業實現智能化升級,從而更加合理地安排產能、原材料采購、客戶訂單,在最少的時間內,用最低的成本,實現資產利用率最大,資金周轉效率最高。
化工企業可以借助全局智能經營決策平臺,對潛在可能出現的場景進行模擬,并查看相應場景下的結果,以便做出最優決策,用于直觀地指導后續生產、銷售、采購等計劃。例如,通過機器學習對淡季旺季的銷售進行預測,指導淡旺季生產的同時。針對銷售建立統一的接單標準,減少不必要的溝通成本;同時為銷售提供快速計算多種利潤的可能性、響應客戶交期、調價建議及時把握資金流,保證訂單來源質量;更加科學的制定生產計劃,將訂單,生產資源全部放一起全局優化,尋找最優解,挖掘利潤提升空間,
不僅如此,針對一些化工行業特殊突發事件(如化工廠爆炸),平臺可以綜合考慮約束條件等不確定性因素,對化工企業相關數據進行建模、通過模擬分析可自動實現最優決策,這種高效的協同模擬可以幫助企業將偶發變動因素(例如:偶發急單插單計劃)快速可視化,得出現有生產計劃影響最小、生產成本最低的方案,為化工企業決策提供核心優化模擬能力和擴展性,快速響應市場,實現整體利潤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