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2022中國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大會”開幕式暨高峰論壇在廣東省汕頭市成功召開。本次大會以“聚數聯僑 共創未來--打造數字經濟國際合作先行區”為主題,聚力打造我國數字經濟國際合作創新發展的重要窗口和數字經濟對外開放服務華僑的國家級平臺。
工業和信息化部總經濟師許科敏出席大會開幕式并致辭,他指出,工業和信息化部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著力增強產業創新能力,推動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取得一系列積極成效。新型基礎設施綜合實力邁上新臺階,已建成全球最大的移動寬帶和光纖網絡,截至5月,全國5G基站建成數量達170萬個;重點數字產業在攻堅克難中發展壯大,截至全年底,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營收達到14.1萬億,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新技術、新產品、新平臺不斷涌現,為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產業數字化的融合步伐日益堅實,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超150家,連接工業設備超7800萬臺套。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圍繞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激發數據要素潛力、加強數字經濟治理五個方面開展相關工作。
廣東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孫志洋在致辭中表示,作為數字經濟大省,廣東省委、省政府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全面推進數字經濟強省建設,出臺了數字經濟促進條例、加快數字化發展意見等法規政策,加大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大力實施廣東強芯工程、核心軟件攻關工程和顯示裝備制造璀璨行動計劃,推動一二三產數字化轉型,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取得了一系列顯著成效。2021年,全省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達5.9萬億元,連續5年居全國首位,電子信息制造業規模連續31年居全國第一。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加速推進,累計推動超2.1萬家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帶動62.5萬家中小企業“上云用云”,5G基站數等均居全國前列。未來,廣東省將繼續發揮政策疊加效應,持續強化資源保障力度,積極打造優越的數字經濟生態,全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廣東省數字經濟發展指引1.0》在會上正式發布,并舉行了數字產業項目簽約、工業軟件創新合作中心成立、廣東省工業互聯網安全深度行等儀式。同時,國家級智庫機構權威發布了《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1年》《中國數字經濟發展指數研究報告》《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現狀與趨勢洞察》。大會同期還舉辦了12大主題論壇及潮汕夜話。
本次大會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廣東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汕頭市人民政府、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廣東省通信管理局、中國工信出版傳媒集團、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共同承辦。陳純、鄭緯民、張宏科、蔣昌俊、錢德沛等院士出席大會。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司局、有關省直部門、廣東省各地市政府負責同志和來自全國各地的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相關部屬單位負責同志,代表企業、媒體記者等300余人參加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