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14年的美圖公司(1357.HK),在用戶體驗與變現的兩難選擇上,一直比較謹慎。在上市后的4年時間里,美圖和眾多互聯網公司一樣,處于虧損狀態。不過,過去兩年,美圖公司連續盈利,也讓外界看到其越來越清晰的變現路徑。
美圖是否真的找到了能兼顧用戶體驗的商業模式,進入了盈利新常態?新興的SaaS業務,成長空間幾何?
營收漲四成,VIP訂閱業務成“新變量”
互聯網賽道從來都不缺故事,作為影像賽道的“領頭羊”,2016年上市之后,美圖公司便備受外界關注。
作為工具類起家的互聯網科技公司,美圖公司曾被外界詬病盈利模式單一、盈利拐點未至,但在近兩年,美圖公司盈利模式越來越清晰,也讓外界看到其更多的“新變量”。
做好的指標之一,就是扭虧為盈。2020年,美圖經調整凈利潤達到6089萬元,而2021年這一數據同比大漲39.7%,達到8510萬元。拆解美圖財報不難發現,其營收結構已經大幅調整——貫穿至今的不變業務,是在線廣告。
盡管自2019年至今,在線廣告一直都是美圖第一大營收來源,但占比不斷收窄,2020全年、2021年上半年、2021年全年的貢獻占比,分別為56.96%、48.6%、45.9%,這也彰顯了美圖營收來源變得多樣化,而且新興業務的增長速度更快。
正因如此,2021年上半年,以及2021年全年,美圖營收大盤的同比增速,均快于在線廣告。
從2019年開始,VIP訂閱業務成為財報中的單列營收科目,一直保持高增長。VIP訂閱業務可以歸結為審美式悅己消費。
2021年,美圖公司實現總收入人民幣16.660億元,同比增長39.5%。在線廣告業務2021年收入同比增長12.5%至人民幣7.658億元。作為美圖收入的第二增長曲線,VIP訂閱業務2021年收入同比增長146.9%至人民幣5.195億元。
VIP訂閱業務的迅猛發展和用戶的需求也密切相關。早些年間,中國用戶習慣免費服務,而年輕一代更愿意為悅己消費付費。中金公司發布的研報稱,年輕人“悅己”消費需求大于“悅人”,而“顏值經濟”板塊將受益匪淺。
另據京東數據顯示,2020年悅己消費占比已達57%,尤其是16-25歲消費者需求最為旺盛。而據美圖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美圖85后、95后、05后用戶的合計占比,高達84%。
內外原因加持之下,美圖VIP訂閱用戶持續增長,截至2021年底,美圖在全球擁有400萬名訂閱會員,同比2020年增長一倍以上。但是,相比于2.3億的月活總用戶,VIP訂閱用戶其占比僅為1.7%,而且,美圖在國內的用戶數量遠超海外,但付費滲透率遠遠低于海外,這意味著,未來從用戶大盤向付費用戶引流轉化的空間,依然遼闊。
而且,由于美圖在美圖秀秀、美顏相機等軟件服務領域,競爭優勢明顯,不存在高內卷,而且訂閱服務的典型特征是邊際成本低,邊際效應高,隨著其占比提升,未來美圖整體的經營效率也會持續改善。
整體而言,隨著多元營收曲線的崛起,營收結構健康度提升,美圖正在邁入長期盈利的新常態。
從生活場景切入到工作場景
過去,在影像端,美圖留給大眾的刻板印象,似乎一直都是To C 公司。
但其實,美圖早已潛身入局,從生活場景切入到工作場景。
在美圖設計室助力下,普通用戶只需“換圖改字”就能完成海報設計,適用多種商用場景;美圖秀秀Mac版面向電商、新媒體、市場營銷、行政辦公等從業人員,讓普通人輕松實現設計師夢;美圖云修則用AI技術賦能修圖師,為商業攝影提供商業級智能修圖解決方案。
這些細分領域看似不太起眼,但其實機會可觀。
以美圖云修服務的商業攝影賽道為例,預計2026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7658.60億元。
規模快速抬升之下,連鎖加盟模式大行其道,而終端門店要想提供品質如一的標準服務,低門檻、高性價比的影像SaaS業務,成為必需品。
美 圖云修正是瞄準了上述機會,解決了人工修圖效率低、缺乏標準化、風格單一等難題,實現高效低成本修圖。
如今,其服務涵蓋了婚紗、新生兒、兒童等7大商業攝影高頻場景,一鍵即可完成對臉部、牙齒、五官、妝容、全身美型等80余個修圖子項的批量處理。
今年3月,美圖云修交出了最新成績單——服務15家頂級商業攝影機構和600余家中小型商業攝影機構,一年內累計修圖量突破一億。
盡管上述影像SaaS 業務初來乍到,營收貢獻還相對有限,但未來增長空間值得期待——美圖也可以積小流而成江海。
第二塊SaaS業務則是服務美業領域,包括外部收購的美得得,以及內部孵化的美圖宜膚、美圖魔鏡等。
目前市面上零售業的SaaS工具不少,但多數玩家提供的是通用性服務,不夠適配不夠垂直,而美圖去年12月增持控股的美得得,則專注于美業賽道,提供輕量級、低門檻、高性價比的數字化服務。
目前,美得得服務的數萬家化妝品門店遍布250多個城市。賴于其垂直專注帶來的穿透性,美得得2021年供應鏈業務收入同比大漲4倍以上,勢頭迅猛。
AI SaaS測膚品牌美圖宜膚押注的是個性化護膚的周期紅利。
《中國女性護膚品使用效果調查報告》顯示,高達62.3%的女性表示購買的護膚品不合適,為了解決這一痛點,不少化妝品牌都已布局個性護膚。去年3月,拜爾斯道夫宣布推出個性化護膚品牌O.W.N,隨后,資生堂也上線了定制護膚系統。
個性護膚的第一步是精準測膚。美圖宜膚應時而來,可以精確識別膚質,推薦個性化護膚解決方案,幫助客戶提高銷售轉化率。
截至2021年12月,美圖宜膚的全景式皮膚檢測儀,已落地全球超248個城市及2680多家線下門店,客戶中不發克里斯汀·迪奧、資生堂等頂流玩家。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SaaS業務,看似散落在不同行業,但其實存在高度的戰略協同,可以互相引流交叉獲客。
比如,美圖公司用戶中女性占比89%,與美妝領域客戶重合度高,可以為美業SaaS客戶引流客;此外,美圖公司可將美得得觸達的美妝用戶資源,為影像SaaS業務引流;而美圖秀秀中的“美圖設計室”海報板塊,可提升美妝門店在設計營銷方面的效率等等。
如今審美已經成為第一生產力,整個泛美行業業作為典型的消費升級板塊,有望持續高增長,而美圖通過做透扎深,尋找垂直賽道的縱深機會,脫虛向實為實體零售業和制造業提供To B SaaS業務,正在勾畫陡峭的新增長曲線。
復用式變現的邏輯
從To C到To B,如今的美圖,業務布局更加廣闊,但其實,萬變不離其“美”,都是基于同一套技術底座,在不同領域的復用式變現。
美圖從生活場景延伸到工作場景,主要是考慮到美圖多年的影像技術可以賦能更多領域,特別是在疫情影響下,遠程辦公和協作的需求增多,對設計和影像的便捷化需求也在增加。
而多元產品背后的“技術中樞”,就是美圖影像研究院(MT Lab)——這是美圖深藏不露的硬核技術團隊。
成立于2010年的MT Lab,是中國AI賽道的先行者,借助先發優勢,自主研發了多項AI影像處理技術,一路過關斬將在多個國內外AI比賽上奪冠。
2021年,美圖研發投入達人民幣5.455億元,同比增長35%。而AI技術能力和業務增長規模,其實是共振關系。
一方面,AI技術的先發優勢同步落地到美圖的多款終端產品里。另一方面,創新是喂養AI的養料,業務規模積累的創新靈感又反哺于技術進化。截至2021年6月,美圖公司應用矩陣已被激活到全球23.4億臺獨立移動設備上,美圖月均產出影像數超70億,而每一次服務,其實都是AI的自我迭代和學習。
沉淀多年的技術能力,也讓美圖進軍SaaS領域時底氣大增。
SaaS業務的勝負手在于技術研發。目前,美圖SaaS業務收入的盤子還不大,不過,這不足為怪,也無需心急。
SaaS行業的典型特征,就是先喝湯后吃肉——前期研發高投入,后期業績高收入,技術投入周期長,但紅利釋放期也長,邊際成本會越來越低,邊際效應會越來越高。
以美國SaaS龍頭Salesforce為例,其1999年成立,2004年上市,直到2015年,稅前利潤才扭虧為盈,此后,營收和利潤都從“躺虧”轉向高增長的“躺賺”模式。
過去,美圖坐擁技術富礦,但在To B的變現探索要遠遠晚于C端,不過,只要技術積累完備,變現通路打開,高盈利臨界點早晚到來——如今,美圖的技術積累已達十年之久,正待在SaaS領域厚積薄發。
當然挑戰也會如期而至:其一,于美圖而言, SaaS業務可能會需要更多垂直行業的專業人才,這會帶來相對較高的人力成本;其二,C端服務相對標準化,而B端服務相對個性化、定制化。
不過,美圖此前也有所積累,其內容營銷服務本質也是To B 服務,與當下的SaaS業務異曲同工。
再從宏觀來看,艾瑞咨詢發布的《中國企業級SaaS行業發展報告》預測,2022年中SaaS市場規模有望超過1000億元;另據安永發布的研報稱,垂直行業SaaS業務需求飆漲,其中電商零售類規模登頂;美圖此時入場,也算趕上了周期紅利。
復盤美圖14年發展史,早期的美圖在產品上、技術上狼性,但是在商業變現上始終比較佛系謹慎。
在C端,早期用戶習慣免費服務,如今年輕一代崇尚悅己消費,VIP訂閱業務增長可期;而在B端,美圖又通過SaaS 業務,一攬子補上變現的短板,勾畫出新興增長曲線。
美圖蓄積多年的技術紅利、產品優勢即將進入變現爆發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