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由人民網主辦的2022移動互聯網藍皮書發布會在北京舉辦,匯聚了眾多專家、學者,共同探討移動融合創新、數字化轉型等話題。高通公司中國區研發負責人徐晧在會上做了“創新推動技術演進 持續實現5G愿景”主題演講,分享高通在5G應用、5G標準以及5G未來發展方面的愿景,并表示,非常期待和所有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推動5G的發展,并把這些技術應用到各行各業。
作為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5G正在全球加快落地應用。目前,全球已經有超過200家運營商部署了5G商用網絡,還有超過280家運營商正在投資部署5G技術,預計明年全球5G連接數將超過10億。在中國,截止到5月底,5G基站總數達到170萬個,5G也已經廣泛應用到眾多行業,中國已成為引領全球5G發展的國家。
5G的發展是一個持續演進的過程,最近,3GPP宣布5G R17標準凍結,標志著5G第三個版本標準正式完成。徐晧在演講中也談到,從整體發展來看,5G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包括R15、R16、R17三個標準版本,第二階段是5G Advanced,將帶來新一輪創新。所以,我們正處在5G基礎版本和5G Advanced繼續推進的交匯點上。徐晧同時指出,R17引入非地面網絡(NTN)、基于5G的廣播等技術,將會使5G技術能夠進一步拓展至更多的垂直領域。
例如在包含VR、AR等在內的XR領域,5G具有大帶寬、高速率、低時延等優勢,可以讓用戶看到更高清晰度的圖像內容,并且在戴上XR眼鏡轉動時,能夠同步看到轉動時視角所及的景象,改善使用體驗。另一方面,通過“云-邊緣云-終端”架構,還能發揮5G優勢將渲染等工作放到邊緣云來完成,從而可以將XR眼鏡做的更加輕薄,進一步提升體驗。
徐晧透露,目前在實驗室使用XR眼鏡和高通解決方案支持的小基站,通過5G連接已經能夠達到70毫秒的整體時延,以及20毫秒的空口時延。同時,通過提升XR眼鏡的分辨率,還能帶來非常好的沉浸式體驗,包括打游戲、看電影等眾多應用場景。此外,5G作為通信技術,還可以與AI、物聯網等技術融合,為汽車、農業、能源等眾多領域創新發展賦能。
5G、AI等在各個行業的落地應用,需要產業各方的共同努力。例如在手機行業,早在2018年1月,高通就與眾多中國終端廠商聯合發起“5G領航計劃”,加快5G終端產品的開發。之后,中國廠商成功推出一系列覆蓋多個價位段的5G智能手機,讓國內外消費者獲得5G帶來的新體驗。自“5G領航計劃”啟動以來,中國前五大廠商在全球的市場份額增長了超過三分之一,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也得到進一步提升。此外,高通還與20多家中國企業共同發起“5G物聯網創新計劃”,持續將最新的5G技術擴展至廣泛的物聯網細分領域,并助力合作伙伴更好地把握國內外市場的廣闊機遇。數據顯示,2021年第三季度,全球蜂窩物聯網模組市場前五名均為中國廠商,占據了近60%的份額。
談到5G未來的發展,徐晧表示,可能會考慮將AI引入到通信中,用AI算法來替換很多通信中的基礎模塊,這無疑是一項對無線通信有革命性影響的技術。此外,通信使用的頻率提升到毫米波時,實際上已進入雷達的頻率范圍,業界猜想是否可將通信與傳感技術相結合。徐晧表示,類似這樣的框架或革命性的技術進步,都有可能在5G的下一個階段或者是6G中被提出。高通非常期待和所有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推動5G的發展,并把這些技術應用到各行各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