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循環經濟取得快速發展,作為重要組成部分的閑置交易也受到更多關注。在此背景下,中國的閑置物品交易行業也迎來規范化、規?;l展的契機。
一方面,利好政策不斷釋放,從國家層面的《“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和實現雙碳目標的路徑更加清晰,到各地方省市針對性規劃的推出,循環經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
另一方面,企業平臺也在不斷進行轉型升級,推動能源、資源循環和可持續發展,助力促進社會經濟低碳發展,社會大眾的環保理念也在逐漸提升,通過綠色消費、環保出行等多種方式貢獻個體的力量。
政策利好不斷,循環經濟快速發展
近兩年,越來越多的國內外消費者尤其是年輕消費群開始選擇更為理性和綠色的消費和生活方式,其中有利于促進閑置資源循環復用的二手交易行業也取得快速發展。
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等機構發布的《2021中國閑置二手交易碳減排報告》顯示,中國閑置物品的交易規模已從2015年的約3000億元快速提升至2020年的破萬億元;閑置物品交易的范圍覆蓋了幾乎所有的消費品品類,預計2025年將達到接近3萬億的市場規模。
從宏觀層面看,國家和地方政策的不斷出臺為閑置經濟提供了積極的政策環境。
2021年7月,國家發改委印發《“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鼓勵“互聯網+二手”模式發展;此后的2021年10月,國務院印發《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提出健全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完善廢舊物資回收網絡,推行“互聯網+”回收模式,實現再生資源應收盡收。
今年2月《促進綠色消費實施方案》發布,明確提出要拓寬閑置資源共享利用和二手交易渠道,積極發展家電、消費電子產品和服裝等二手交易,積極推行“互聯網+回收”模式,加強廢舊家電、消費電子等耐用消費品回收處理,推動城鄉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一體化發展。
各地也在積極推動相關政策的落地。如青島市發展改革委日前起草了《青島市“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上海出臺了《上海市資源節約和循環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四川省政府也印發了《四川省“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北京市發改委也發布了“關于征集2022年節能和循環經濟標準制修訂項目的通知”等等。
近日,深圳市發布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若干措施,鼓勵開展“換新補貼”等活動,提出支持回收設備綠色利用,符合條件企業回收舊機在深圳翻新出售的,按照銷售額的5%給予補貼。
各地政策的相繼出臺,為二手閑置交易市場規范、規?;l展提供了新的機遇,也讓閑置經濟的市場空間不斷擴大。
行業健康發展,不需要“免費”和“一家獨大”
除了宏觀政策和市場層面的推動,企業和社會大眾也在積極參與。
上述《2021中國閑置二手交易碳減排報告》提到,每單閑置手機的交易至少可以實現約25公斤的碳減排量,而家用電器和其他3C閑置物品的交易,可實現的碳減排量要更高。
以轉轉平臺為例,從成立到2020年底的五年多時間里,轉轉集團攜手用戶通過推動閑置資源循環流轉實現的碳減排量就已近180萬噸,累計能源減耗2372GWh,約等于減少了20萬戶中國家庭一年的能源消耗。
2020年底,經過重新梳理,轉轉集團還將“讓世界因流轉更可持續”寫進企業使命中,且自2021年以來積極參與循環經濟產業的協同發展,并在中國循環經濟協會的倡導下參與了企業綠色低碳發展倡議,獲頒成為國內首批碳中和試點企業。今年一季度,轉轉集團新注冊成立了轉轉循環科技有限公司,投建的全國最大多品類二手智能質檢中心也已開業運營。轉轉也在近日正式官宣轉型為循環經濟產業公司,以綠色發展為導向,致力于打造數字化循環經濟平臺。
在轉轉集團CEO黃煒看來,循環經濟既是國家雙碳戰略的實現路徑之一,也是促進綠色消費和環保發展的需要;每件商品,如果能夠通過循環流轉獲得更長的生命周期,是可以有效減少商品在生產制造等環節的碳排放的,也可以減少流通、使用以及廢棄環節對環境帶來的不利影響。
為了推動更多閑置資源高效流轉,除了縱深布局多品類,轉轉集團也在不斷完善技術水平,特別是通過數字技術的加持來增強履約服務體系的標準化,建立起更好的用戶口碑。
總體來看,二手閑置交易行業真正健康有序發展所需要的不是通過所謂平臺“免費”的低價傾銷來實現“一家獨大”,更需要在一個良性競爭的市場環境中“百花齊放”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元和豐富的選擇。
比如在圖書、潮品、服裝、奢侈品、3C電子等多個領域,各家平臺可以通過不同層級的服務來滿足消費者多元的需求。近期,轉轉平臺也宣布不再全額補貼支付公司收取的千分之六支付通道費,而是將會把更多精力和成本投入到履約服務體系的完善之中,致力于為用戶提供好省多快的商品,提供靠譜便捷多品類的處置服務,助力產業協同和平臺經濟發展,推動更多閑置資源循環流轉,從而創造更可持續的社會、經濟價值。
這其中,智能化技術的應用以及質檢、售后等基礎設施建設對于平臺來說仍將是未來投入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