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摘:為流程工業打造安全、低碳、高效的智能工廠
6月6日,工業智能服務商「清云智通」宣布連續完成兩輪融資,其中B輪由高瓴創投領投,B+輪則由產業資本中石化資本投資。
清云智通表示,本輪融資將重點進行數字孿生技術、工業智能無人技術、新型工藝包技術等深度方向的研發,推動更多產業伙伴合作,幫助客戶進行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
高瓴創始人合伙人李良表示,清云智通脫胎于清華兩大院系近40年的深厚積累,團隊將動態反饋的先進控制技術、分子級的工藝仿真技術與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緊密結合,積累了深厚的產業經驗,打破了海外工業軟件巨頭在相關領域的長期壟斷。
“高瓴期待和清云智通團隊攜手同行,并通過高瓴特有的DVC(深度價值創造)去服務和助力公司的長期發展。”
清云智通聚焦于能源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流程型工業企業智能化場景和應用。長期以來,流程工業智能化程度低,90%以上的工業軟件都被國外工業軟件廠商如Honeywell、Aspen等壟斷,卡脖子現狀亟待突破。
清云智通將行業知識、專家經驗與工業大數據、機器學習、人工智能等技術緊密結合,將工藝機理模型、數據驅動模型和實際生產業務模型等融為一體,開發了工藝研發實驗智能化、工藝流程模擬智能化等方向核心工業軟件,為流程工業企業提供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全流程服務,以自主可控的國產軟件加速推動企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
先進制造是高瓴長期以來關注的領域,近半年來,高瓴的VC團隊——高瓴創投在該方向更是出手頻頻。除「清云智通」外,近期高瓴還完成了對半導體器件「鴻鈞微電子」、第三代半導體氮化鎵初創公司「鎵未來」等的投資,另外像本土智能線控底盤領軍企業拿森科技、碳化硅器件研發平臺清純半導體、微尺度工業設計軟件深勢科技、合成生物學頭部公司藍晶微生物等等都是高瓴長期支持的早期創新公司。
事實上,在先進制造這個大方向上,高瓴創投并非簡單地僅僅在“篩選”技術能力突出、增速快的企業,其更關注的是整個“中國制造”中的窗口性機遇。
在高瓴看來,在新一輪在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下,培養一批專注于關鍵技術領域的“專精特新”企業,是補足產業鏈短板、解決“卡脖子”問題的關鍵。很多先進制造類的企業在技術攻關到產品市場開拓之間,面臨多重“死亡谷”,既需要長期資金的支持,也需要具體的落地場景。PE/VC機構作為直接融資的重要渠道,擁有豐富的科技與實體企業生態,可以緊跟創新驅動戰略,充分發揮科技創新連接器、催化器和加速器的作用,通過專業的資源配置,參與技術創業企業服務機制建設,從而幫助“專精特新”企業持續創新和綻放。
據熟,高瓴目前累計投資的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超過了25家,主要聚焦在先進制造、硬科技、生物科技等領域,代表企業包括天科合達、敏芯半導體、沃太新能源、樂純醫療、納微科技、微創心通、先健科技、金斯瑞生物、派拉軟件、EcoFlow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