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Cloud優刻得于2017年率先推出數據安全流通平臺“安全屋“,創新提出數據“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的理念,推出至今,安全屋已發展出可信數據沙箱平臺、安全多方計算平臺、聯邦學習平臺這三大產品矩陣,廣泛應用于政府、金融、醫療等多個領域。
近日,艾瑞咨詢發布《 2022 年中國隱私計算行業研究報告》,UCloud優刻得憑借安全屋在多元技術深度融合、以及多行業多場景創新應用,獲得“隱私計算卓越者——精益融合者”榮譽。
大數據產業的迅猛發展,激發了數據要素流通的市場空間。中國大數據產業在“十三五”發展期間取得了顯著的發展成效,產業規模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30%,2020年超過1萬億元。同時,《“十四五”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發展目標提出:到2025年,大數據產業測算規模突破3萬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保持在25%左右。
在大數據產業迅猛發展的背后,數據隱私安全相關問題也在逐漸暴露,傳統“復制式”的數據流通方式讓商業隱私信息、個人隱私信息等產生了泄漏,無法滿足法律合規要求。而倘若在數據提供方處展開計算,雖然可以讓數據不出域,但會暴露業務方的計算規則與計算模型,進而暴露業務方的商業隱私。若想讓數據要素實現良好的市場化配置,行業首先需要完善數據可信流通能力的建設。
《數據安全法》、《網絡安全法》和《個人信息保護法》三法的公布,推動著市場擺脫“數據包傳輸、API調用”等傳統數據流轉模式,進而構建安全合規的可信數據流通方式,讓數據在隱私保護的前提下,發揮計算價值。
UCloud優刻得于2017年率先推出數據安全流通平臺– 安全屋,運用數據沙箱、安全多方計算、區塊鏈、數據加密等技術,創新提出數據“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的理念,解決數據要素流通困境,確保數據在流通過程中“可用不可見”、“可用不可拿”。推出至今,安全屋已發展出可信數據沙箱平臺、安全多方計算平臺、聯邦學習平臺這三大產品矩陣,廣泛應用于政府、金融、醫療等多個領域。
例如:在政務領域,UCloud優刻得安全屋幫助廈門市政府建立了全國首個大數據安全開放平臺,參與市級部門達37個,開放數據目錄881個,開放數據994萬條;在醫療領域,UCloud優刻得安全屋幫助上海市第九人民醫院打造了一套安全、可控、開放的血管外科數據隱私計算平臺,實現數據安全地跨院流動,加速科研創新成果轉化。
在上海700多萬人參保的惠民保險“滬惠保”項目中,“安全屋”連接上海公共數據平臺,接入申請人投保必須的數據,自動、快速完成數據計算,結果反饋到用戶端,比如“是否參保上海社保,是否有過大病參保”等,通過多維度數據的交叉計算,就能確認用戶是否具有參保滬惠保的資格,最終向保險機構輸出這一結果,而真正涉及個人隱私的原始數據,則完全與保險公司隔離。在這一過程中,用戶始終掌握自身數據,保險機構獲得了所需資格審核,整個公共數據體系在有序流通中,向城市釋放出數據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