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明確提出要“打造全球覆蓋、高效運行的通信、導航、遙感空間基礎設施體系”。衛星批產是建設空間基礎設施體系的關鍵,通過批量化快速制造、組建星座,提供通信、導航、遙感等服務,將推動我國衛星互聯網建設和產業發展進程,全面提升中國航天產業現代化、工業化水平。
縱觀目前國內主要的商業航天玩家,其技術與服務有兩大尚未攻克的難點——一是天地一體化系統與能力的完全自主建設;二是技術與服務的集成層級。
近期,國內商業航天領軍企業時空道宇發布消息稱其順利完成了“天地一體化高精時空信息系統” 的全國范圍路測,充分驗證了系統與服務數據的先進性,以及覆蓋全國范圍的“厘米級高精時空信息服務能力”,該系統作為高精定位服務產業的商用窗口即將開啟。
時空道宇天地一體化高精時空信息系統,基于自主研發的低軌未來出行星座,以及自有地基PPP-RTK時空信息網絡兩大時空底座,計劃將于2022年提供覆蓋全國的高精定位服務,并于2026年提供全球瞬時厘米級定位服務。
作為國內投身商業航天領域、進行全產業鏈布局的先驅團隊,時空道宇過往幾年重點集中攻克了高精定位技術與服務的兩個難點。一是天地一體化系統的完全自主建設。時空道宇通過天基、地基自主構建,實現了系統與數據的自主掌控,具有更好的持續演進能力和生態拓展潛力。二是技術與服務的集成層級方面。時空道宇依托與吉利汽車的嵌入式合作,具備了直接參與前裝、共同研發的能力。
2021年9月,時空道宇宣布將采購多發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完成全球首個“低軌未來出行星座”的組網。同期,臺州衛星超級工廠首顆試產星下線。工廠將具備年產衛星500顆的生產能力,衛星批產的實現為其快速批量化制造衛星及“低軌未來出行星座”快速組網提供全方位支撐。
衛星智能制造是整個衛星產業鏈的樞紐和基石,時空道宇擁有高效可靠的衛星批產能力,目前已經形成了以上海研究總院為核心,以西安、南京、北京研發中心為支撐的研發體系,布局廣州、青島兩大業務運營總部,以及臺州衛星超級工廠制造基地,涵蓋了從衛星研發、制造、測控、應用的全產業鏈體系,全面支撐其“定位基礎層技術”研發及商業應用。全產業鏈的布局,具備衛星批產及商業應用的能力,使時空道宇走出了技術攻堅的發展階段,率先邁入了“技術+商業”的全新歷程,這也是中國商業航天領域從未有過的前瞻探索。
通過衛星批產,時空道宇將快速打造全球首個低軌未來出行星座,構建地基PPP-RTK時空信息網絡,提供低時延、高精度、高可靠的厘米級精度位置信息服務,助力車輛云管理、車路協同、自動駕駛、低空出行等智慧出行應用。為“衛星互聯網”與“車聯網”、“自動駕駛”、“高精定位”等行業融合發展,提供極具競爭力的、安全可信賴的解決方案與服務,為用戶創造更好的未來出行體驗。
實現衛星批產,開展大規模的低軌星座計劃將加速我國商業航天的工業化進程。在政策支持、市場推動、技術升級等因素的綜合作用下,我國衛星工業化的步伐將不斷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