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國內隱私計算領域最早的探索者,落地場景最多的先行者,UCloud優刻得在隱私計算領域積累豐富的技術產品和落地經驗。近日,信息化和軟件服務網獨家采訪了UCloud優刻得研究院副院長李正民博士,從專業視角就數據安全的政策法規、產業應用、實踐技術等諸多方面進行分享和探討,為政企組織數據安全建設提供全方位參考和借鑒,也明確了UCloud優刻得未來在隱私計算領域的發展方向。
當前,全球大數據正處在快速增長的活躍階段,海量數據的產生與流轉成為“新常態”。近年來,針對數據的攻擊、竊取、劫持、濫用等手段不斷推陳出新,給經濟、政治、社會等領域帶來巨大風險。數據安全已成為數字經濟時代最緊迫和最基礎的問題,加強數據安全治理已成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國家競爭力的戰略需要,以確保數據安全為前提,實現數據資源互聯互通同樣是發展數字經濟的重要動力。作為國內隱私計算領域最早的探索者,落地場景最多的先行者,UCloud優刻得在隱私計算領域積累了豐富的技術產品和落地經驗。
政策激勵下,數據安全流通領域快速發展
信息化和軟件服務網:2021年,我國迎來網絡安全和數據保護領域的立法“大年”。《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相繼落地,加之2017年實施的《網絡安全法》,三法并行讓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有了更強力的法律保障。您認為“三法”的實施對整個行業來說意味著什么?對于UCloud優刻得來說挑戰和機會在哪里?
UCloud優刻得李正民:總的來說,《網絡安全法》側重網絡空間安全的整體治理,《數據安全法》側重數據處理活動中的數據安全利用,《個人信息保護法》側重個人信息的使用與保護規則,這幾部法律是陸續出臺實施的,這幾部法律均以國家安全法的國家總體安全觀為指引,是國家安全法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三者之間不是孤立的,而是有機結合的。
三部法律在網絡安全、數據安全、個人信息保護等方法是相輔相成的,對于互聯網從業者來說,三部法律是從業者開展業務自律和他律的準繩,能夠有效的規范行業行為,為整個互聯網及其安全產業的發展帶來了有力的政策支持。隨著政策刺激的持續兌現與技術的進步,未來中國互聯網及網絡信息安全市場規模增幅將進一步擴大。
2016年,UCloud優刻得在業內率先提出了數據“使用權”和“所有權”分離的概念,使用權的流通可以解決數據要素不具有獨占性的問題,也為數據生產加工后新生成數據的權屬確定提供了可行方案。2017年,UCloud優刻得正式發布了數據流通平臺UCloud優刻得安全屋,率先提出“數據可用不可見”“可用不可拿”,讓數據真正安全地流通起來,發揮數據應有的價值。隨著三部法律陸續出臺和實施,整個行業對數據如何安全的使用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同類型的項目不斷落地實施,給UCloud優刻得和同一賽道的其他廠商都產生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當然,數據是一種很特殊的資產,不具有獨占性,非常易于復制和傳播,數據的權屬難以界定。不同數據的重新組合又會產生新的數據,新生成數據的權屬更加難以界定。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數據確權問題是一個巨大挑戰。這種挑戰既存在法律層面,又體現在技術層面。數據確權問題仍然阻礙著數據要素的市場化配置,同時也給企業經營帶來合規風險。
信息化和軟件服務網:UCloud優刻得安全屋用到了哪些技術?在行業中的優勢是什么?
UCloud優刻得李正民:UCloud優刻得安全屋運用可信數據沙箱、安全多方計算、聯邦學習、區塊鏈等技術,創新提出數據使用權流通的模式,實現數據“可用不可見”“可用不可拿”。安全屋1.0版本為數據計算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數據沙箱,所有數據在沙箱內完成計算后,數據運算結果可以輸出,而原始數據不能出沙箱。安全屋2.0版本進一步利用隱私計算技術,包括安全多方計算和聯邦想學習等技術,實現每個參與方數據不出本地、計算全過程中確保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UCloud優刻得安全屋利用區塊鏈技術,對數據流通提供智能合約上層的應用構建,實現整個數據使用過程中所有操作確保數據源不泄露。
安全屋受到權威機構與部門的認可,安全屋數據流通解決方案先后獲得工信部大數據產業發展試點示范項目、中國通信學會科學技術一等獎、中國信通院星河獎、云安全聯盟安全磐石獎等獎項。
當前,以數據要素驅動產業數字化的存量擴容和數字產業化的增量提速,成為數字經濟的必答題。作為數據安全流通領域最早的開拓者,和落地項目最多的踐行者,安全屋在公共數據開放和共享、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競賽等方面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信息化和軟件服務網:UCloud優刻得在加快隱私計算落地方面做了哪些努力?取得了哪些成果?
UCloud優刻得李正民:作為一家云廠商,UCloud優刻得自2016年切入到隱私計算領域。作為這個領域的“奇襲軍”,UCloud優刻得也是國內隱私計算領域最早的探索者,在加快隱私計算落地方面,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部分的工作。
第一個是在國內政策和法規推動上。作為國內最早涉足數據安全流通技術研究的科技企業之一,我們在研發技術的同時也不斷通過自身積累的經驗為相關政策的制定獻計獻策。比如,上海臨港提出要建立全球數據貿易自由港,以及《上海市數據條例》施行,我們都是背后的參與者和推動者之一。國內首個數據流通領域的白皮書《數據流通關鍵技術白皮書》,通信行業標準《數據流通服務安全技術要求》等,我們都是其中重要的參與者。去年11月,UCloud優刻得成功入選上海數據交易所首批簽約數商,政企攜手深度參與,共同推動大數據應用服務場景創新。
第二是幫助政府做數據開放。2017年起,我們就開始給政府項目做服務,幫助政府做數據開放。目前在上海、青島、廈門都有落地的案例,包括上海城市定制型商業補充保險“滬惠保”,上海普惠金融項目,UCloud優刻得安全屋一直都在為上海市公共數據開放提供重要技術支持。
第三是醫療領域。我們為醫療科研提供數據開放流通的技術支持。2021年上半年,我們聯合上海市第九人民醫院血管外科,結合安全屋和優鈦私有云平臺,建立一套安全、可控、開放的智能數據管理平臺,幫助醫院等提升運營效率,加速科研創新成果轉化。
第四是工業領域。我們是可信工業數據空間生態鏈伙伴計劃的發起單位之一,參與了《可信工業數據空間系統架構1.0版》白皮書的編寫。2021年,針對汽車行業面臨的數據使用難、汽車零件模型優化難等現狀,UCloud優刻得與上汽通用五菱聯合打造的“基于隱私計算的車聯網數據安全流通平臺”,在UCloud優刻得大數據安全流通平臺安全屋的技術支持下,有效解決了數據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的關鍵問題,加速車聯網大數據及整車運行數據的安全開放流通,為上汽通用五菱及其零配件產業鏈持續優化產品、豐富用戶服務場景提供重要參考。同時,該平臺也入選了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大數據技術標準推進委員會(CCSA TC601)共同組織的2021年星河案例之數據安全優秀案例。
進一步推進隱私計算商業化落地
信息化和軟件服務網:現階段隱私計算的商業化落地仍面臨諸多難題,您認為該如何破解這些難題?
UCloud優刻得李正民:現階段隱私計算的商業化落地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難題:
一是算法安全難以保障。安全是一個相對的概念,目前各類算法很難保證絕對的安全,而安全算法作為隱私計算的基礎,還是會存在基礎不牢的問題;
二是計算效率難以提升。由于底層的加密算法需要極大的算力和通信開銷,因此隱私計算對算力和帶寬的資源需求較高,在實際應用中,難以擴規模;
三是數據孤島難以避免。各家隱私計算平臺的底層協議和接口大多數都是私有協議,協議不通,導致數據孤島問題無法得到真正的解決。
在實際應用中,UCloud優刻得秉承著為客戶創造價值的理念,根據客戶的實際需求,為客戶量身定做合適的解決方案。具體來講,就是取得隱私安全和效率的平衡。鑒于數據確權等問題依然不明朗,目前的數據共享開放需求大多數是在彼此有一定信任基礎的實體間進行,為此,UCloud優刻得在項目落地時會弱化隱私性,提高效率性,取得了較好的客戶使用效果。當然了,隨著算力和帶寬的提升,隱私計算算法安全性和效率會得到提升,大規模、高效率、高隱私性的應用模式也會不斷涌現。
信息化和軟件服務網:2021年,UCloud優刻得成功入選了上海大數據交易所的首批數商,這對于UCloud優刻得來說意味著什么?未來在數據安全流通領域,UCloud優刻得會有怎樣的規劃?
UCloud優刻得李正民:在上海大數據交易所成立當日,UCloud優刻得創始人兼CEO季昕華表示:“非常高興能見證上海數交所的成立,并成為首批簽約數商。數交所的成立建立了數據確權、登記、交易的基本制度,推動了數據交換交易,激發了數據要素市場。優刻得在隱私計算和數據安全流通領域積累了多年經驗,將充分發揮安全屋在數據安全流通和開發利用方面產品和技術優勢,與數據產業生態伙伴一起,激活數據要素價值,增強數字化轉型動力。”
數字化發展的核心是數據,數據的安全流通與共享,是決定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因素和核心生產力。數據作為一種新型生產要素,已經深度融入經濟價值創造過程,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UCloud優刻得將聚焦數據權益保障、數據流通利用、數據安全管理,最大程度促進數據流通和開發利用、賦能數字經濟和社會發展。UCloud優刻得將堅定隱私計算技術路線,綜合利用區塊鏈、堡壘機、審核流程、密碼學等技術保證數據的安全性,采用數據物理隔離和邏輯集中的管理模式;通過“安全屋”產品結合和一整套云計算,云安全等產品技術,保證數據流通和使用安全、高效、可控。
未來UCloud優刻得在數據安全流通領域會按照三個階段發展規劃:
第一階段是幫助政府做數據開放,現在UCloud優刻得已經樹立了滬惠保、上海普惠金融平臺等不少行業標桿,下一步會在全國范圍內推廣。
第二階段是推動企業和企業的數據流通,UCloud優刻得想找準合適的落地行業,讓數據開放流通產生真的價值。
第三階段就是做跨境的數據交流。數據和商品一樣,流通了會產生價值,但如何安全合規地發揮價值,就需要政府和企業來探索,需要更多創新。
結語
流通是數據的天性,在安全條件下的數據開放、數據共享和數據利用,對推動管理、組織、制度和技術的不斷創新大有裨益。從李正民博士的分享我們可以看到,UCloud優刻得數據安全流通平臺“安全屋”,能夠在確保數據安全的前提下,分級分類、分步有序推動數據流通應用,確保數據可用不可得,可用不可見。未來,我們希望安全屋數據安全流通平臺能夠在更多領域及場景中獲得應用,繼續當好數據流通領域的護航者。
【關于UCloud優刻得】
優刻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立、安全的云計算服務平臺,堅持中立,不涉足客戶業務領域。公司自主研發IaaS、PaaS、大數據流通平臺、AI服務平臺等一系列云計算產品,并深入了解互聯網、傳統企業在不同場景下的業務需求,提供公有云、混合云、私有云、專有云在內的綜合性行業解決方案。
2020年1月,UCloud優刻得正式登陸科創板,成為中國第一家公有云科創板上市公司,同時成為了中國A股市場首家“同股不同權”的上市企業,開創了中國A股資本市場及公司治理的先河。
依托公司在莫斯科、圣保羅、拉各斯、雅加達等全球部署的32大高效節能綠色云計算中心,以及國內北、上、廣、深、杭等11地線下服務站,UCloud優刻得在全球已有近5萬家企業級消費用戶,間接服務終端用戶數量達到數億人。
UCloud優刻得深耕用戶需求,秉持產品快速定制、貼身應需服務的理念,推出適合行業特性的產品與服務,業務已覆蓋互聯網、政府、運營商、工業互聯網、教育、醫療、零售、金融等在內的諸多行業。
UCloud優刻得核心團隊來自騰訊、阿里、百度、盛大、華為、VMware、AWS等國內外知名互聯網和IT企業,同時引進傳統金融、醫療、零售、制造業等行業精英人才,目前員工總數超過1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