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凌晨2點49分,一輛載著肉類蔬菜的貨拉拉從塔灣北行農貿市場東3門緩緩駛出,目的地是中海城學府附近的一家燒烤店。差不多與此同時,十二線農產品物流中心、八家子水果批發市場、沈北雨潤農產品批發市場也分別產生了當日第一個貨運訂單。凌晨時分是很多沈陽人睡得正沉的時候,但隨著這些貨拉拉的裝貨完成,車輪吻過路面,城市內新一天的物流循環也正式開始。
(沈陽八家子水果批發市場交易大廳外,工人和司機正在裝貨)
同城貨運可以理解為同一城市內的大噸貨物運輸,包含B2B同城配送、B2C落地配送、同城轉運及C2C貨運打車等。從供應鏈物流結構來看,同城貨運從屬于運輸配送環節;而按照地域維度劃分,同城貨運從屬于同城配送業務。同城貨運服務的地域范圍集中在所屬城市,所以在城市物資循環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年關將近,各類年貨源源不斷涌向城市。外地的貨物運送到沈陽后,通過各類專業市場向各大商超、社區商業和小攤位下沉,離消費者越來越近。對年貨品質和價格比較敏感的市民,會特意到專業市場選購商品,而在社區商業范圍內,小型生鮮超市的種類也越發齊全,能夠滿足市民的需求。而年貨從專業市場到市民身邊,越來越方便的同城物流便充當了城市貨物運輸的毛細血管,源源不斷將物資輸送到更小的銷售單元,在城市建立起一套不可或缺的內循環系統。
(沈陽龍之夢小商品城外,一位貨拉拉司機正在裝貨)
“以前八家子這邊門口拉腳的車很多,都是老板們過來看貨,然后出門去叫車;現在大家到門店基本都是來看貨,量大我們就叫貨拉拉去送。”葉先生在東貿路八家子水果批發市場附近開了一家水果店,已經經營了十多年:“1月份有元旦有春節,生意好一些,平均一天能叫兩三次;每年小年過后水果賣得最好,有自己吃的、有送禮的還有給員工發的,那時候叫車的頻率就會高,一天叫十來次車也是可能的。”
代女士在塔灣農貿市場二樓經營一家豬肉商鋪,兼顧批發和零售:“同城物流是我們主要運輸渠道,像我們家跑腿和貨拉拉用得多些,給臨近的飯店送少量貨跑腿比較便宜,要是需要二三百斤的話肯定就是叫貨拉拉來,但是這個頻率不是固定的,要看下游商戶或者機關食堂物資消耗的速度。”據代女士介紹,小年左右開始,豬蹄、豬肘子和排骨成為俏貨,社區生鮮超市進貨頻次也增加,叫車頻率就更高了:“貨拉拉這邊還有專人在塔灣市場這邊給商戶服務,忙的時候就請他們幫忙下單,有時候還能給發點抵值券什么的,用得很方便。”
(八家子水果批發市場交易大廳內,商戶正在裝貨)
農歷新年到來,家家戶戶都開始“囤年貨”;專業市場里,像葉先生和代女士這種的商戶還有很多,他們緊緊把握住春節這個銷售旺季,期待新的一年有個好開端;而駐扎在專業市場附近的貨拉拉司機師傅們,也爭分奪秒,在每一個深夜和白天,把奮斗的汗水揮灑在城市的每一段街路上。年味,正通過車輪帶進沈陽的千家萬戶。
1月20日晚23點46分,郭師傅的小面包車從集鐵國際物流出發,將30袋白面安全送到奧林匹克花園。這是沈陽貨拉拉在當日的最后一個訂單,卻不是城市服務的結束;當時鐘劃過12點進入新的一天,黑夜里城市運轉從滾滾車輪中重新開始,城市的循環日日夜夜年年歲歲生生不息。
在同城物流的幫助下,商品從專業市場向社區下沉,從批發走向零售,也打通了市民采購年貨的最后一公里。2021年,貨拉拉的身影在路面穿梭,為沈陽服務了超過200萬次;而創立于2013年的貨拉拉,目前在全國350多個城市都有業務在開展。滾滾車輪在路面印下的,何嘗不是城市的年輪,見證著城市不斷向前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