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隱私領域專業媒體《算力智庫》重磅推出“2021年度隱私計算十大人物”,UCloud創始人兼CEO季昕華成功入選。
作為國內隱私計算領域最早的探索者,UCloud優刻得從2016年起,就關注和研究數據開放流通領域,2017年推出安全屋數據安全流通平臺。2021年,UCloud優刻得將安全屋升級為包含數據沙箱、安全多方計算、聯邦學習等主流隱私計算技術的全面數據流通解決方案平臺,2021年底,UCloud優刻得成為上海數據交易所首批簽約數商。經過幾年的探索,安全屋已經在數字治理、醫療、金融領域廣泛落地;打造了滬惠保、上海第九人民醫院心血管科研數據平臺、上海普惠金融平臺等應用案例。
1月5日,算力智庫專訪UCloud優刻得創始人兼季昕華,就隱私計算這個賽道的火熱,做一場冷思考和深度交流。
做隱私賽道的“奇襲軍”
算力智庫
今年是隱私計算爆發的一年,UCloud優刻得在加快隱私計算落地應用方面也做了很多布局。具體來看,2021年,UCloud優刻得在加快隱私計算落地方面做了哪些努力?取得了哪些成果?
季昕華
主要有三個方面。
第一個是在國內政策和法規推動上。作為國內最早涉足數據安全流通技術研究的科技企業之一,2017年,我們推出數據安全流通平臺“安全屋”,確保數據可用不可得;研發技術的同時,我們也不斷通過自身積累的經驗為相關政策的制定獻計獻策。比如,上海臨港提出要建立全球數據貿易自由港,以及《上海市數據條例》施行,我們都是背后的參與者和推動者之一。去年11月,UCloud優刻得成功入選上海數據交易所首批簽約數商,政企攜手深度參與,共同推動大數據應用服務場景創新。
第二是幫助政府做數據開放。2017年起,我們就開始給政府項目做服務,幫助政府做數據開放。目前在上海、青島、廈門都有落地的案例,包括上海城市定制型商業補充保險“滬惠保”,上海普惠金融項目,UCloud優刻得安全屋一直都在為上海市公共數據開放提供重要技術支持。
第三是醫療領域。我們為醫療科研提供數據開放流通的技術支持。2021年上半年,我們聯合上海市第九人民醫院血管外科,結合安全屋和優鈦私有云平臺,建立一套安全、可控、開放的智能數據管理平臺,幫助醫院等提升運營效率,加速科研創新成果轉化。
安全屋是目前落地應用廣泛的數據安全流通產品
算力智庫
作為國內科創板上市的首家云計算企業,在數據安全流通領域產出了一批優質、安全、可靠的行業解決方案,獲得業內肯定。在您看來,云計算企業在做隱私計算的優勢有哪些?
季昕華在我看來,云計算企業做隱私計算具有幾大天然優勢。
第一,從「產品能力」來看,無論是云計算、隱私計算還是多方安全計算、聯邦計算,底層都需要數據的大規模存儲、分析和計算能力。云服務公司可以將云計算、云存儲和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能力等很好地融合在一起,這是其他類型的公司所不具備的。
第二,從「安全能力」來看,云計算公司本身對數據的安全保護要求就非常高。同樣,UCloud優刻得在安全、隱私計算等方面有多年積累,并與國防科大、清華大學、交通大學、浙江大學等進行合作,進行研究和探索。從最初沒有成型的技術方案發展至今,UCloud優刻得做了各種各樣的技術嘗試,從可信數據沙箱到安全多方計算、聯邦學習,不斷深入,相對應地打造了覆蓋隱私計算三大平臺的安全屋,確保用戶數據在不同場景下的安全。
第三,從「場景方面」來看,云計算服務公司在長期服務客戶的過程中,比較了解客戶的各類場景需求。安全屋是目前數據安全流通應用場景和案例最多的技術平臺方案。從2016年到現在,UCloud優刻得安全屋承載了公共數據、智能數據大賽、醫療數據開放等多種應用,在金融、醫療、汽車、制造業、防疫等各行各業得到了廣泛部署。
算力智庫
作為一家云計算廠商,在您看來,公司的基因跟隱私計算的適配度如何?
季昕華
我認為這二者的適配度,可以用十個方面來加以闡釋,即“三個特點、四個領域、三個技術”。
三個特點,是指我們是中立的,跟用戶不競爭的云(計算)。其次,我們是安全的,我們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內資云,也是國資云。最后,我們是可信賴的,我們的代碼是自主研發。這是我們三個特點:中立、安全和可信賴。
四個領域,指我們目前深耕的四個領域:即:第一個領域是數字產業化,幫助互聯網公司搭建云平臺,降低成本,快速發展。第二個是產業數字化,幫助傳統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提升發展效率。第三個是治理數字化。在幫助政府落地數字治理方面,我們積累豐富經驗。第四個是數據要素流通,通過5年發展,我們已經幫助了政府、金融、醫療領域的客戶實現了數據的開放流通,成為目前行業內應用最廣的一款隱私計算產品。
三個技術,我們叫CBA。分別是: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包括公有云、優鈦私有云、混合云,以及元宇宙相關的產品研發。大數據包括大數據的存儲、分析、大數據安全流通技術研發推進。人工智能包括人臉識別測溫和邊緣計算兩大產品系列,應用于教育、養老等民生領域。這些技術都可以與隱私計算應用場景結合,推動隱私計算安全、穩定地向前發展。
算力智庫
在您自己的愿景中,UCloud優刻得在跟隱私計算賽道結合的時候,未來三到五年的目標是什么?
季昕華
我們把數據流通分成三個發展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幫助政府做數據開放,這是我們第一階段要做的事?,F在我們已經樹立了滬惠保、上海普惠金融平臺等不少行業標桿,下一步就是要在全國做推廣。
第二階段是推動企業和企業的數據流通,我們想努力找準合適的落地行業,讓數據開放流通產生真的價值。
第三個就是做跨境的數據交流。在我的理想狀態中,數據應該像商品一樣跨境,但如何安全合規地通過跨境發揮價值,就需要政府和企業來探索,需要更多創新。
2022年是隱私計算邁向合規發展的一年
算力智庫
您覺得,在如今現在的環境下,創業類隱私計算平臺的發展機遇和挑戰有哪些?
季昕華
現在的競爭環境還要好一些了。在2016-2018年的時候,我們跟別人講,別人都不理解。現在漸漸的,整個做隱私計算的企業也多起來了。目前這個賽道的公司,主要分為四種類型。
第一種是創業公司,第二種是云公司,第三種是安全公司,第四種是大數據公司。
這四種類型的公司,他們各有各的特點。
隱私計算的公司,好處是它沒有包袱,專業性強,融資相對容易。此外,他們技術的獨特性很強,動作比較快,這是它的優點。
缺點是,這類公司的技術和客戶群體相對比較單一一些。
第二類公司是云技術公司,云技術公司相對來說規模大一點,但轉身的效率沒那么高。
第三類是安全公司。安全公司的好處是它和隱私計算結合更緊密一些,但是在我看來,他們的技術體系不一樣。原來的安全公司是防黑客攻擊,與隱私計算領域技術并不完全相同,他們對新技術的積累并不是很充分。
第四類就是大數據公司,這類公司的好處是有大數據、有客戶,但在合規上,可能還有一定完善空間。
算力智庫
在您創業過程中,您有過哪些掙扎與實踐?能否跟我們講講您創業中最困難的事情是什么?您是如何克服的?
季昕華
掙扎很大。期間,行業里的不少人都看不清這個方向,也不認可,當時壓力是很大的。
我一直認為數據是商品,我當時研究整個商品的發展歷史,我覺得數據的發展歷史和商品的發展歷史是一樣的。以前商品不允許流通的,后面有各種機制才讓商品流通起來,數據也是有它的相似性,但是又有不一樣的地方。我們也希望能找到一個機制,既能確保數據流通,又會確保數據安全。一路堅持到現在。
算力智庫
這么多年,我們接觸了很多隱私計算廠商,有的可能就干一年到兩年,最多干三到四年,大家屬于提著一口氣,剛好遇到一個好的紅利,又吸了一口氣再往上跑?,F在提了一口氣的這些人,可能有一些人會退出的。您已經經過幾輪牛熊周期了,您的創業感悟有什么可以拿來跟大家分享的嗎?
季昕華
我覺得2022年是隱私計算要面對挑戰的一年。投資過熱容易導致內卷,導致項目上不賺錢也做,這是一個比較大的挑戰。但這種情況,總體來講是一種資源浪費。比如原來一個項目正常幾百萬,現在十萬都做,大家都在搶,導致整個行業陷入惡性競爭,很難健康發展。
另外,現在《數據安全法》實施,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有了更明確地規范,這對于一部分行業內的企業而言,要合法地活下來就已經是很大的挑戰。
合規、確權、定價等難題亟待解決
算力智庫
未來的兩到三年,隱私計算在場景的落地當中,您認為有哪些制約因素?
季昕華
我覺得制約因素有三點。第一個是確權問題。確權的問題現在還不能很好的解決。數據到底屬于誰的、加工后到底屬于誰的……這些問題都是確權方面的問題。但好消息是,現在上海數據交易所建立了,能夠加速數據的確權,助推數據流通地合規化。
其次是定價的問題,數據的定價有難度。
第三個是隱私計算如何能夠真的安全,這個在技術上證明也不容易。雖然現在理論證明了,但是我們知道理論和實踐是有差距的,這也是我們和很多做隱私計算的公司不一樣的地方,我們是做安全出身的,我們會認為,安全即使在理論上是OK的,但在實踐過程中可能存在問題。
算力智庫
在資本熱褪去以后,您個人認為隱私計算的未來前景在哪里?
季昕華
我認為,除了數字治理以外,金融是一個方向,其次是醫療、工業互聯網。
算力智庫
未來還會有很多人進入到這個賽道,對于躬身入局者的后來者,您有什么建議?
季昕華
我覺得隱私計算這個行業是很大,但據相關數據顯示隱私計算初創公司融資金額超過1億元的公司也就10家左右,我們還是希望這個行業能夠做大。另外就是希望能創造更多數據應用場景,營造更好的產業環境,做強產業生態。(作者:算力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