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摸魚思維(ID:moyusw555),作者:xxxxx,授權轉載發布。
你好,我是摸魚掌柜。
剛起床,就聽店長說出了個大單。
尋思著今天的雞腿錢有了,要不睡個回籠覺,但自從做了互聯網之后,養成個壞毛病:到點就醒。
醒了以后如果不做事,不寫文章,不去搞錢,總會心生愧疚,覺得白白浪費大好青春,自甘墮落,對不起曾經努力的自己。
人都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我雜就不行呢。
或是真的是窮怕了。
01
世間喜悅的事,千變萬化,世間因為錢而窘迫的事,就那么幾件:吃不起美味佳肴,穿不上名貴衣服,出行省錢靠步行,沒錢租房打地鋪,看病無錢靠硬撐,沒錢深造啃舊書...
或許有的人要說,知足常樂。
但我覺得,人真不能就這么認命了。
賺錢這事努力和不努力的結果,很明顯。
實體店的運營,你要把他當成養老職業,不去琢磨怎么額調整產品結構,怎么維系老客戶,怎么吸引更多新客戶,只想著靠自然流量來坐享其成的話,客戶不會教你賺錢,房東不會教你省錢,銀行卡里的數字會提醒你吃棗藥丸。
人際交往這事努力和不努力的結果,很現實。
村里老a不擅言辭,不愛交際,下班后就喜歡一個人看看電影,聽聽歌,美其名曰:孤獨是人的常態,要適應。家里水管破了找不到人搭把手,淹了;車停路邊違章沒人提醒,拖了;生病沒人知道,覺得人間無趣至極,抑郁了。
努力有用嗎?肯定的,你不努力老了就要露宿街頭,吃飯就要看人臉色,生病只能等死,那些哲學,功利學,成功學里就這點還真是實話。
前幾天碰巧看到段有趣的話,分享給各位。
幾千年了,人們無論辦事還是表達好感的方式,還是那么幾種:請客、吃飯、送禮、幫忙、給錢、給睡。
字里行間雖短,但細細琢磨卻有那么些道理。
人際交往的核心,唯有互惠互利才能持久。
生意上,你讓客戶省錢,你就賺錢。
職場上,你讓領導賺錢,你就漲薪。
人際上,你讓別人舒服,你就舒服。
你們說,是這個理兒不?
02
扯遠了,還是說說項目吧。
這兩天又發現一個有趣的小項目。
我們之前說過,所有的生意都是流量生意。
解決流量的方式就是一個“量”字。
這個量可以是質量,比如好的作品獲得了人們的認同感,形成口碑傳播效應,為品牌打造出影響力,就能帶來源源不斷的優質客戶。
其次也可以是數量,出單簡單說就是曝光率乘以轉化率,即便再低的轉化率,產品曝光量上去了,依然是能達到預期的結果。
怎么提高?要么是砸錢買流量,找公眾號、找大V、找平臺買,都是方法,錢到位了,流量自然來了。要么是去堆數量,一個作品曝光是500,那就生產100個,1000個作品,按最簡單的乘法算,作品曝光也有5萬、50萬。
今天故事的主角,就是一個這種玩法的高手。
他們主打的點,就是:手機連接顯示器。
連接顯示器有什么用?
刷抖音、看小說、視頻通話...
圍繞這幾個場景,反復拍攝各種小短片。
A:你手里抱著顯示器干啥?
B:我把公司的電腦借回來了。
A:借回來干嘛用啊?
B:我試試我買的這個轉接器好不好使。
A:這轉接器能干嘛?
B:能刷抖音啊,走,我給你演示演示...
短片拍攝的很粗糙,基本所有作品全是這幾句話。
作品數據也很一般,大都十幾贊,播放量估計1000都不到。
人能天天拍,天天發,堅持200多條,肯定是賺錢的。
怎么賺?
看櫥窗,產品客單價從48-395不等。
視頻主打的是198款,從銷量上可以明顯看出來。
賺錢嗎?
30天銷量7091單。
如果這是帶貨,按傭金一單50算,這個號一個月收益35萬。
如果這家店鋪是他自己的呢?
我們去找下貨源,對比下信息差。
拼多多隨便找幾個類似的,價格都在50以內,所以這人一單利潤肯定在100元以上,月銷7000單,收益至少70萬以上。
這就是一個典型的悶聲發大財的生意。
你學廢了嗎?
至于這種項目如何落地,那又是另外一個話題了。
我們后面在抖音星球里再詳細給大家拆解。
以上,就講這么多,懂就懂了。
有啟發的點個在看,祝各位老板發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