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由南京市工商聯舉辦的“民營企業服務月”正式啟動,為榮獲“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國服務業民營企業100強”“江蘇民營企業200強”的南京市民營企業頒發榮譽證書,匯通達總裁辦主任王興華代表企業出席領獎。
據悉,在9月25日由全國工商聯組織頒布的“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中,匯通達位列“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第194位,在同期發布的“2021中國服務業民營企業100強排行榜”中,匯通達位列第66位。除以上兩個獎項連續3年蟬聯之外,在11月10日公布的“2021江蘇民營企業200強”中,匯通達位列26位。
服務為本,匯通達數字化賦能小微實體升級轉型
秉承著服務為本技術為用的基本理念,在多年市場實踐經驗的支撐下,匯通達通過科技賦能助力傳統小微實體數字化轉型,為傳統店主們提供的“智慧門店SaaS+服務”,是一個以智能零售、人工智能、云計算、互聯網為技術基礎,囊括了采購云、營銷云、會員云、電商云、支付云等多維度的智能零售云服務的綜合性解決方案。
這個方案,圍繞鄉鎮門店的實際經營場景,從商品采購、商品營銷、會員營銷、收銀支付等場景出發,運用移動互聯網技術幫助門店搭建微商城、小程序、APP網店,幫助傳統零售門店完成數字化升級改造——在破局傳統手動記賬、無序門店管理困境的同時,讓門店實現數字化管理與互聯網化經營;搭建產業互聯平臺,整合囊括覆蓋家電、酒水、消費電子(數碼3C)、農資農機、交通出行、建材等6大行業的優質資源,改善傳統鄉鎮店的供應鏈,讓鄉村零售終端從“有什么賣什么”的被動響應轉變為“要什么有什么”主動式服務。從而在提升店鋪經營管理效率的同時,讓門店從原本粗放的管理方式實現精細化管理,幫助老板更高效、清晰的掌握門店各項經營數據;而在經營顧客方面,通過精準營銷提升客流,有效幫助店鋪拓展營業范圍,提升店鋪經營效率。
匯通達鐵軍服務
匯通達全國超3000人的一線團隊“鐵軍”,他們是有效將匯通達智慧門店SaaS服務觸達至鄉鎮一線的服務組織,因此可以說,服務為本的基本理念滲透到了匯通達幫助鄉鎮終端升級轉型的每個微小細節。
匯通達培訓服務
匯通達通過打通線上線下交易鏈路,幫助門店實現商品信息、會員信息、交易信息等多維度信息的數據在線,并用數據、營銷等服務方案指導門店經營,在提升店鋪日常經營效率的同時,拉升銷售助力會員門店經營增長。匯通達對傳統鄉鎮店的“數字化賦能”不是做“加法”那么簡單,更是在幫助他們成功“補短”的同時有效“揚長”。
平臺級服務,匯通達是“數字平臺”更是“服務平臺”
數實融合時代,實體產業是主角,數字化是助手,核心是通過數字化手段來貫穿實體場景的不同環節,以優化和連接的方式提高生產效率和用戶體驗。
匯通達以交易為主線,對全業務鏈條的數據進行分析,打通四大交易場景,串聯整個上下游產業鏈,通過“十二個在線”管理,即客戶在線、合同在線、供應商在線、訂單在線等等,打通全渠道交易、運營及在線管理,實現業務全在線,全閉環,全鏈路,由此形成的線上化和規模化,也加速了線下流通的整合與提效。
因此,匯通達的產業互聯網平臺邏輯即是通過數字化手段,打通產業鏈的各個節點,實現整個鏈條的降本增效、增值進化,這也是匯通達打造全鏈路數字化平臺級“服務”的核心所在。
這些平臺級服務的市場效用在生產與消費兩端都可以看到具體的體現。生產端的效用體現在,這些數據可以讓圍繞在匯通達產業互聯平臺周邊制造端的廠商與品牌更了解鄉鎮市場,讓工廠/品牌端商品直達鄉鎮市場,拓寬下沉市場渠道;而在消費端的效用體現則更加明顯,那就是鄉鎮終端的貨品銷售與流轉比之前更加順暢、高效,優質供應鏈得到保證的同時,拓寬經營品牌、品類。因此,匯通達的全鏈路的產業互聯網平臺可以總結為,即以現代信息技術為工具,以平臺化資源整合為路徑,促進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
正如匯通達總裁徐秀賢此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們所說的端到端的全鏈路,是指所有的交易服務都要實現全部在線、全部閉環;通過交易的全鏈路、全在線全閉環,要實現全鏈路數字化的沉淀和數字化服務。因此,匯通達所做的產業互聯網一定是一個平臺化企業,同時平臺本身不光是一個交易平臺,還是一個數字平臺,一個服務平臺。”
業內人士指出,產業互聯網的發展必須堅持共生共贏的“寬平臺”,破除零和博弈的“窄平臺”規則,走“去中心化”的開放之路,平臺企業應成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數字化助手,做好政府、企業間的連接器、工具箱和生態共建者。
對此,匯通達用實際成績做出積極示范——今年5月,匯通達成功入選商務部第一批“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范企業”全國供應鏈示范企業。不久前,由江蘇省委網信辦、省農業農村廳遴選出的首批數字鄉村服務資源池中,匯通達以“綜合類服務商”的身份入選,成為助推江蘇率先實現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實踐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