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時代萬物互聯,在數字經濟互聯網的帶動下,我國企業正以“快、準、穩”的打法迅速發展開來。在數字化改革春風中,“數字經濟”拉開帷幕,“數字化產品”百花齊放……各行各業在時代浪潮中爭先加速數字化轉型,一批又一批優秀的先行先進企業從中涌現出來。
浙江,這個在互聯網時代走在全國前列的大省,現已成為數字化的新高地。近日,來自新華社、中新社、中國證券報等媒體的眾多記者走進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杭州鍋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鍋集團”),看這家國內知名的制造企業在數字化浪潮的交織碰撞下,激蕩出了怎樣的浪花。
用“聰明”的設備造出更精準的產品
走進杭鍋集團生產車間,貼有“5G賦能未來”的設備隨處可見。據了解,為推動杭鍋集團數字化轉型升級,實現整個制造過程鏈的智能協同,中國電信杭州分公司采用專有無線設備和核心網一體化設備為杭鍋集團構建起了5G專網,替代了杭鍋集團原先的WIFI網絡,有效降低了內網訪問延遲,也使得基于5G專網的各類應用能夠“流暢”開工,讓杭鍋集團的數字化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通過以機器人、無人機為載體“5G+移動巡檢”,實現了巡檢數據的記錄、分析、上傳和反饋,方便工作人員能夠及時發現各類突發情況;通過“5G+機器視覺”技術,實時監控各種生產環節及設備,進行相應的故障告警、處理和控制;通過“5G+質檢”技術,智能檢測成品外觀及瑕疵點,提高成品率;通過“5G+數據采集”技術的運用,園區內大量產生數據的終端設備成功將各種參數以及監控數據采集起來,再傳輸到大數據分析平臺進行分析,從而精準響應各項生產任務。
工作人員的 “變形記”實錄
由于鍋爐屬于高壓設備,為確保設備的安全可靠性,生產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高度重視。在以往,由于網絡不夠穩定,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刷出一張圖紙,有時碰到圖片刷不出來,工作人員要跑很遠的辦公室去打印圖紙,一天往返數次實在浪費時間。“有了5G網絡,現在一天總的看圖時間只要半小時,效率提高了很多。”來自杭鍋集團的葛師傅這樣表示,隨后葛師傅就向記者演示了起來,只見葛師傅熟練的打開隨身攜帶的PAD,點了之后,唰地一下,一張部件和參數清晰可見的圖紙就出現在了屏幕上。
在廠區內,記者看到一位工作人員佩戴著一款很“炫酷”的眼鏡,據工作人員介紹說,這款基于“5G+AR/VR技術”研發的AR眼鏡,現已成為了杭鍋遠程設備維護的“神器”,在杭鍋的全國多個分點都有配備。當異地產品出現問題需要維修,分點工人只需佩戴這款AR眼鏡進行實地拍攝,在杭州的技術專家就可以實時看到需要檢修設備的高清細節,遠程指揮當地維修人員找到故障點進行維修,免去了技術專家來回奔波、舟車勞頓之苦,大大降低了人力和時間成本。
在廠房外,有一個長約100多米,碼放了10多層的料庫映入了記者的眼簾,這里堆放著規格不一的大型管件和鋼板。按照工業企業物料要實現“先進先出”的原則,在人工時期最先入庫的需要被碼放在最底層,當這些平均重量達兩噸的“大家伙”要被使用時,工人需要挨個挪動管件,難度不言而喻。據工作人員介紹說,如今,每個管件都配上了二維碼,管件入庫位置、庫存數量等相關信息一查便知,需要使用某根鋼管時,只需通過5G智能料庫管控平臺進行操作,幾十秒內就可以精準地抽取任何一根管件,提升物料的出庫效率、節約大量人力不說,還有效縮短了設備生產周期,節省了近幾千平方米的面積。
成功的嘗試,讓杭鍋實實在在享受到了數字化帶來的好處,并堅定了杭鍋集團對于加速推進下一步數字化規劃的決心。杭鍋集團運營考核部部長郝帥表示,“數字化規劃做好了以后,我們就能借助數據去做決策,我相信這是未來最大的改變,以后不再是靠個人的經驗,或是一拍腦袋去決定方向,而是會跟著數據走。”
從杭鍋集團的數字化發展不難看出,數字化的應用,促進了制造業產業鏈各環節的高度融合,優化了企業產品、工藝設計、材料供應、產品制造、產品檢修等主要產業鏈環節,實現了整個制造過程鏈的智能協同,在節約大量的人力和時間的基礎上,極大限度地提升了資源配置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