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份上海幼升小孩子的簡歷,吸引了不少關注。“比不過一個五歲小孩”,成為了網友評論中的一大熱門關鍵句。而在河南省漯河市,也有一位05后“程序員”,在別人還在學習拼音時,他已經開始玩轉Python,在11歲時獨立創作了一款小游戲。他是怎么學習的?又是如何走上編程之路的?
學編程從娃娃抓起,11歲用Pyhton創作游戲
李金燦與編程,緣起五年前,受到從事十五年軟件開發工作的父親影響,李金燦小學三年級,就開始接觸程序。2013年,國內少兒編程還未興起,市面上鮮少有成熟的產品,李金燦的父親精心挑選了幾款國外編程教學產品,包括由麻省理工學院研發的圖形化少兒編程語言Scratch,樂高教育WeDo套裝等。
從娃娃開始學編程,也出于父親對李金燦未來職業選擇的考慮。在他父親看來,程序員是個兼顧熱愛與面包的好職業。“做程序員,很多時候不用去妥協,可以保持自己的個性。我周圍也有一些在國外工作的程序員朋友,基本都是中產階級。”
而經過三年的學習,李金燦在小學五年級時,就獨自運用Python語言寫了一款飛機大戰游戲,這也是他的第一個Pyhton編程作品,而在整個創作過程中,他沒有得到父親任何的幫助。從畫面設計,游戲體驗來看,你很難相信這款游戲出自一位11歲的孩子之手。
但李金燦認為,這件作品并不完美。游戲里,飛機的形狀由無數個像素構成,讓程序去判定碰撞是個復雜的過程。“在檢查碰撞時查了半天資料,還有在碰撞后如何播放死亡畫面,也花了我很大心思。”克服重重困難后的作品上線,帶給了李金燦很大的成就感,但他認為語法邏輯還不夠清晰。“這還是個半成品。”李金燦說。
(編程時的李金燦與他的飛機大戰作品)
不想成為“碼農”,想要改變世界
現在,李金燦已是一名初中生,過上了“996”的生活。周一到周五,李金燦每天要學習到晚上九點左右,每個周末需要花一天時間參加興趣培訓班。從小學習編程,讓李金燦提升了邏輯能力與英語水平,在英語、數學兩門學科上,他一直保持著班級前幾名。
初中繁重的課業,沒有改變李金燦對編程的熱愛,一有時間他就會學一學、玩一玩編程。今年暑假,李金燦開始自學《極客戰記》,在國外名為 CodeCombat。這是一款風靡全球200多個國家,深受500萬青少年熱愛的游戲化編程教育名作。2018年4月,網易將其正式引入國內。不同于其他的教育產品,《極客戰記》以層層遞進的編程難度,游戲化的關卡設計而聞名。
通過《極客戰記》最后的冰川關卡,意味著玩家已經擁有超過99%成年人的編程能力。而李金燦沒有任何人的指導,獨自玩了十幾天,就到了冰川關卡,并且在《極客戰記》中秋代碼錦標賽中,一舉闖進了八強。
(《極客戰記》冰川關卡示意圖)
李金燦認為,學編程給他帶來的最大的改變是,獨立思考能力和對事物的分析能力。“在拿到一項任務時,我能快速的分析出這件事,或者這道題的解決思路。”
關于未來,李金燦說,他想從事互聯網行業,不過不是與他父親一樣的“碼農”。在李金燦看來,“碼農”是指用腦袋搬代碼,每天重復同樣的項目,寫著一段段相差無幾代碼的程序員。“這本質上和真正的搬磚是一樣的,它改變不了什么。”李金燦希望自己以后能投入到人工智能的研究當中,用編程改變多數或少數人的生活。
興趣,是學習動力的源泉。游戲化的教學方式,能讓更多像李金燦這樣子的孩子,愛上編程。《極客戰記》將游戲與教學做到了完美融合,由百余個免費與付費關卡結合。雙十一將至,為鼓勵更多孩子學習,《極客戰記》正式推出重磅福利,參與《極客戰記》公眾號活動,就有機會免費玩轉全部關卡。快樂學編程,盡在《極客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