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娛樂獨角獸(ID:yuledujiaoshou),作者:Mia,授權轉載發布。
國慶期間,在將近7個小時的高鐵,1個小時的大巴之后,小檬終于來到了號稱“中國最美鄉村”的江西婺源。景區內民宿飆升至1500元+一晚且訂不到,12景點聯票售價180元,抖音上最火的“曬秋”同款美照之地——篁嶺單獨售票140元。包車一天500元,40分鐘的竹筏,當地村民報價300元。
對著如畫般的山水,她卻有些失去了興致:好山好水之地以旅游業為唯一經濟支柱,總有些“宰客”之感;那些交通便利的熱門城市,復刻著網紅打卡模式。擁有不輸于世界上任何國家的豐富旅游資源,感受上國內游體驗卻總是遜于國外游體驗。而問題是,國內游將是近幾年唯一的選擇。
在剛剛過去的“國慶杯朋友圈爭霸賽”中,小檬并不是唯一困于“排隊”“高價”“網紅”的人。出發前憧憬的“詩與遠方”,變為抵達后的人山人海和同質化的商業街、仿古小鎮。民宿經營者老皮坦承:“從去年到今年,國內旅游行業、酒店民宿行業持續受疫情打擊,急需回血,黃金周期間星級酒店價格翻番是常態。”
經文旅部數據中心測算,10月1日至7日,全國國內旅游出游5.15億人次,按可比口徑恢復至疫前同期的70.1%。實現國內旅游收入3890.61億元,恢復至疫前同期的59.9%。中國旅游院發布的《2021年國慶旅游市場數據報告》顯示,國慶假日期間,受伊犁疫情和局部地區雨雪天氣影響,旅游消費熱度明顯低于出游人次。城市居民出游熱情和消費意愿高開緩走,“3小時”旅游圈成為假期主要活動范圍。旅游行業距離完全復蘇還有多久?
網紅民宿、“小XX”網紅景點泛濫……
互聯網時代之坑
隨著“跟團游”被視為中老年標配,追求個性化私人旅行體驗的年輕一代,正在拋棄導游、旅行社,轉而追求定制化精品小團、自駕游,擁有文藝濾鏡、獨特體驗感和周遭環境的“高端民宿”也備受新中產追捧。木鳥民宿發布的《十一黃金周民宿預訂報告》顯示,90后、00后依然是民宿預訂的主力軍。其中,00后用戶占比38%,90后用戶占比31%,90后和00后用戶合計占比近7成。
同時,為了迎合新中產的審美取向、精神追求,這些高端民宿在住宿之外,通常還會提供抄經、茶道、插花、手作課程等散發著小資氣息的多維體驗。
安安國慶期間來到了主打“野奢”體驗的貴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樸語野奢”,擁有山崖露天泡浴圓池的房型均價5500元一晚,提供攝影師旅拍和花草畫手作,另外,她還在當地體驗了苗族蠟染。九九則在國慶前幾天入住均價1500元,位于松陽的高端民宿品牌“飛蔦集”,陳赫前妻、網紅旅行博主“蕾拉小姐”為聯合創始人之一。
在價格超過五星酒店的同時,不少網紅民宿或許只是空有情懷,服務和設施都跟不上,“看上去很美”。莫干山裸心谷走紅后,一大批相似的“山居”涌現出來。這些民宿大多位于深山,交通不便,有網友吐槽“四萬多入住樸語野奢連洗澡熱水都沒,吃不飽飯,服務與價格不對等”,據九九表示,“飛蔦集在山腰懸崖上,號稱仰望星空坐擁峽谷,照片看著特美但根本看不到照片里的景色,房間隔音很差聽著隔壁哇哇叫,正在裝修擴建,窗外都是腳手架,堪稱年度最踩雷體驗。”
與網紅民宿異曲同工的,則是趕鴨子上架批量生產的同款“網紅景點”。去不了玻利維亞烏尤尼鹽沼,有青海茶卡鹽湖同款“天空之鏡”;去不了日本,從廈門到深圳,國內有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至少有一處以上的“小鐮倉”在等著你;湖北恩施號稱“小仙本那”,大理·理想邦驚現“小圣托里尼”,光是京郊就有各式“小瑞士”。
在這股網紅民宿和“小XX”成長壯大的浪潮中,小紅書、抖音等互聯網平臺是主要推動者,改變了傳統景點出圈方式,令“小眾目的地”成為“網紅”,正如無數人擁堵圍觀的“武康路蝴蝶結陽臺與老奶奶”。打卡經濟及網紅經濟盛行,不少博主為網紅民宿、景點“帶貨”,許多年輕女性跋涉千里,只為拍出一張驚艷朋友圈的同款照片。但民宿行業仍然處于初期發展階段,服務難以標準化,小紅書上的重度精修美圖與實際場景,正如“賣家秀”與“買家秀”。
《2020年度民宿行業研究報告》顯示,從2014到2019年,民宿市場已經增長了將近十倍,短期內指數級爆發帶來的是不規范,質量的參差不齊。如同任何一個O2O行業一樣,“刷好評”現象普遍存在。
“小鐮倉”“小仙本那”等稱號符合互聯網時代傳播規律,提高了景點知名度和記憶度,推動二次創作,但往往面臨著名不符實的質疑,有網友質疑,許多景點均冠以“小XX”等國外景點之名,或許也是一種文化不自信的體驗。
IP效應下的網紅城市VS宅度假爆發下的近郊游
近幾日,你朋友圈是否也出現了成都IFS樓頂的那只大熊貓?
IP效應下,對照大數據里的熱門出游地TOP10,幾乎也堪稱各大互聯網平臺上討論度、關注度最高的網紅城市TOP10。一種情況是城市擁有強IP,例如迪士尼之于上海,環球影城之于北京,茶顏悅色、湖南衛視之于長沙。攜程發布的《2021年國慶假期出游總結報告》顯示,因北京環球影城IP帶動關注度提升,北京位居今年國慶目的地十大城市第一位。另一種情況是城市本身即為IP,例如以“魔幻3D地形”而走紅的重慶,或是“休閑美食之都”成都。
“影視+城市”更極大強化了各城市、熱門旅游地的IP標簽,強化游客沉浸式體驗,成為未來主流趨勢。例如《司藤》帶熱云南旅游,《山河令》演唱會一度帶熱蘇州旅游;從唐宮夜宴到水下洛神飛天舞,河南衛視晚會屢次出圈,帶動河南“文旅聯動”想象;《少年的你》《刺殺小說家》等多部影視在重慶取景,成就其在短視頻之外的另一大出圈路徑。
考慮到傳統景點可能對年輕世代并無太多吸引力,文旅聯動正在以多種多樣的形勢展開,精神文化娛樂成為Z世代奔赴千里打卡的理由。
其中有“音樂+城市”,例如成都舉辦仙人掌音樂節制造持續幾天的狂歡;或是“戲劇+城市”,例如獨一無二的沉浸式戲劇《不眠之夜》,是上海除了迪士尼之外,吸引外地游客的另一大理由,鄭州的全景式全沉浸戲劇主題公園《只有河南·戲劇幻城》走紅,國慶期間總觀劇人次超過60萬;近年來甚至出現了“劇本殺+城市”“相聲+城市”等全新模式,例如武漢知音號游輪上的《暗礁》劇本殺,以及國慶期間的《國潮相聲大會》等活動。新的模式仍在不斷被發掘當中。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建黨一百周年,國慶節點對應著民眾愛國情緒的高漲,除了電影市場主旋律大片爆發之外,多個景區均會播放《我和我的祖國》《歌唱祖國》等愛國歌曲,景點周圍的立牌也會寫著愛國語錄,另外,延安、遵義、赤水等紅色旅游目的地人氣同樣一路飆升。
另一方面,疫情反復,被外出人流量勸退,使得“微度假”“輕度假”的“宅度假”模式(Staycation)日漸盛行。這一理念源自國外,2007年至2009年期間,經濟危機盛行,失業率和油價不斷攀升,指一個人或一家人待在家里休息,或在所在城市附近區域游覽度假,如一家人在城市周邊漂流玩水,農家采摘。
在國慶語境下,則按照地域劃分出不同派別:京津地區,主要集中于“古北水鎮”“雁棲湖”等京郊知名地標,自駕則偏好壩上草原,內蒙地區等半天內距離;廣州地區偏好“珠三角后花園”清遠;江滬浙傾向于“莫干山”等。短途游盛行,使得周邊酒店同樣火爆,路上依然擁堵,據悉,長假期間,北京周邊約300個左右網紅民宿都售罄了。雖然省時省錢,但風土人情、飲食習慣完全一樣,短途游似乎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陌生化”,更類似于周末式度假體驗。
近年來,進一步延伸出“宅酒店”等外延。因此,一些酒店致力于增設水療等配套設施,豐富親子項目及各類課程體驗。在OTA平臺上搜索搜索 “宅酒店”“酒店沉浸式”等關鍵字,會發現多個熱門套餐已經售罄。
“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要在路上。”民眾由于疫情“憋太久”的出游情緒需要得到釋放,而國內相應服務、設施也有待升級——這大概是旅游行業可持續長遠發展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