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抖音到底存在哪些熱點?
- 熱點的發展規律
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卡思數據(ID:caasdata6),作者:羽川,授權轉載發布。
3 月 2 日,@一只小陽,在#甩頭發換裝#熱門話題中發布一條視頻,點贊量達到274.6w,隨后他的內容里持續有著@刀小刀sama 的身影,月增粉超20w……
蹭熱點,一直以來都是抖音上熱門、暴力增粉的捷徑,但是我敢說,99%的內容創作者蹭熱點的方法都是錯的。不僅沒有蹭上熱點,反而還會因為過度蹭熱點而降低賬號本身的權重。
本文將從 3 個方面對“抖音蹭熱點”這個話題進行探討,分別是:
1)抖音到底存在哪些熱點?
2)熱點的生命周期有多長?
3)蹭熱點的 3 個準則。
希望能夠給抖音的創作者們帶來參考。
抖音到底存在哪些熱點?
第一類:節日、節慶、賽事等可預見性的熱點;
這類熱點大家應該都會很熟悉,就不多說了。
百度搜索營銷日歷,可以得到很多參考,如下圖。
第二類:官方發起的話題/活動類熱點
一般來說,平臺發起的話題/活動主要會分為 4 類。
1、扶持性活動:
平臺會基于整體的內容運營策略以及平臺內各個事業部的需求,針對某個內容賽道或者某類內容形式進行針對性扶持,比如現在抖音正在推的#練習生請開播#,如果你的賬號符合要求,這類活動務必要參加。
比如去年年中時@虎哥說車、@懂車偵探等賬號都是在汽車類內容扶持期迅速崛起的賬號。再如今年,從直播類KOL崛起再到直播電商崛起,這一切的背后,都是抖音一個一個扶持活動推動起來的。
這類活動信息除了抖音小助手,活動banner,熱點榜單等 3 個渠道獲取外,還可以從飛書,以及微信官方公號(如:抖音LIVE、抖音廣告助手、抖音指數、抖音音樂等)上獲取。
2、特效話題
抖音也會經常發布一些特效,特效的目的是為了給普通用戶提供更多的玩法,降低視頻拍攝門檻,吸引更多的用戶主動拍攝視頻。很多特效都會形成一定的話題性,就像前一陣比較火的“假笑”特效,如果人設能夠與這個特效相契合的話,不妨也去蹭一蹭這類熱點
3、商業話題
顧名思義,商業話題一定是基于商業合作發布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挑戰賽。
挑戰賽能夠貢獻給創作者的流量,主要是分為兩種:
第 1 種是在挑戰賽發布的前 3 天,品牌通過購買流量入口引起的熱門效應所貢獻的流量;
第 2 種是挑戰賽話題聚合頁所貢獻的額外流量。
其中,商業挑戰賽的聚合頁里前 200 條,品牌可以通過抖音運營把一些品牌認為的優質內容進行置頂。如果沒有跟品牌進行合作,且視頻內容本身與商業話題不是特別相符的話,是很難蹭到聚合頁的流量的。
也就是說,對于商業話題,如果我們要蹭,就建議選擇玩法相對開放的挑戰賽,并且在挑戰賽發布的前 3 日內,也就是有額外流量入口加持的時候去蹭。另外,如果KOL希望加強自己的商業議價能力,也可以蹭一些商業挑戰賽,做出1- 2 條優質視頻,然后讓更多的品牌方看到。
4、玩法話題
這類話題比較特殊,通常是由普通用戶率先發起并吸引部分用戶模仿,成為熱門視頻后,經由抖音運營根據平臺調性進行審核,并由"抖音小助手"等官方渠道,推向更多用戶的熱門話題。
看起來,這類話題最容易成長為平臺現象級話題,也是最能催生爆款視頻的類型。但實際上,當你看到“抖音小助手”發布話題玩法的時候,已經晚了,絕大多數“蹭”話題的視頻,都無法成為爆款。
你真正需要關注的是第三類:由用戶發起的熱梗、熱門BGM/玩法/話題
第三類:熱梗、熱門BGM/玩法/話題
通常由用戶發起從而引發大量模仿/引用形成的熱門。
比如前一陣由@刀小刀sama 發起的#甩頭發換裝#玩法,@阿悠悠發布的 《舊夢一場》BGM,乃至于“無情哈拉少、小鳥伏特加“等火爆抖音的經典語錄,這些都是由用戶引發的熱門。其中,#甩頭發換裝#就是我們提到的被抖音運營提升為平臺級話題進行推廣的案例。
這類熱門是我們一定要學會去蹭的,他們具有極強傳播性,甚至很多會成為現象級話題。是成就爆款視頻的捷徑。
接下來,我們來講一講如何蹭這些熱點?
熱點的發展規律
任何一個內容都有“從搖籃到墳墓”(Cradle-to-Grave)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生命周期。抖音的“熱門”也存在生命周期,我們可以把它分為五個階段,成長期、模仿期、衍生期、衰退期和復熱期,如圖。
以#甩頭發換裝#這個熱門話題為案例。
2 月 28 日,@刀小刀sama發布了第一條視頻,該視頻迅速成為爆款。
3 月 1 日,以@小橙子為代表的眾多泛娛樂類KOL開始模仿原視頻玩法,導致流行度高速上升。
3 月 3 日,以@黑馬小明為代表的垂類KOL,結合自身人設進行衍生創作,進一步加強了整個話題的流行度;
3 月 4 日,抖音小助手發布#甩頭發換裝#話題,官方號@剪映,發布玩法教程,將整個話題提升為平臺級話題,引發更多KOL及普通用戶參與。
自此后,該話題下越來越多的爆款內容集中在各類衍生視頻上,如:換角色(女裝大佬、虛擬偶像)、換BGM、換場景、結合其他梗進行創作等等
3 月 10 日后,整個話題的播放量和參與人數開始呈明顯下降趨勢。直到 5 月份,以@彭十六為代表的的KOL,將該話題玩法與另外一個新話題相結合,再次帶動該話題成為了一個小熱門。
我們通過卡思數據分別從參與人數和播放量兩個數據維度,為這個案例進行一下復盤。
先看播放量:截至 7 月 1 日,該話題總播放量為 58 億次。
其中,在 3 月 4 日時,該話題播放量為17. 69 億次,占比總播放放的30.5%;而到 3 月 10 日,該話題播放量達到了 37 億次,占比總播放量的63.79%;
再看參與人數:截至 7 月 1 日,該話題總參與人數為14. 2 萬人。
其中,在 3 月 4 日時,該話題參與人數為1. 93 萬人;而到 3 月 10 日時,該話題參與人數為11. 2 萬人。
也就是說,距離原視頻發布的 5 天時間里,實際上是熱點跟進的“黃金時期”,1. 93 萬人瓜分了17. 69 億播放,相當于每個創作者可以平分到 9 萬次的播放;而在距離視頻發布的6- 10 日,雖然新增了 19 億播放,但是是11. 2 萬個創作者貢獻的,每個創作者可拿到的流量是1. 72 萬次。當然了,這只是個均分數據,越是爆款視頻,越能獲得更多的播放量,所以,真正可分攤到后參與用戶身上的流量只是寥寥。
我們不妨再看下這個模型,如果要蹭這類熱門,最佳的進入時間應該是在“搶跑線”和“引爆線”之間,即剛開始有KOL對原視頻進行模仿的階段,這個進入期通常是原視頻發布后的 3 天之內,時間非常短。
如果錯過引爆線再進入的話,單純的模仿已經很難再產生爆款了,務必要結合賬號本身的人設進行衍生創作,創意越強,爆款的可能性越高。而當話題開始由盛轉衰,進入到衰退期后,這個熱門幾乎就沒有什么蹭的必要了。如果非要蹭,就要采用顛覆性創作或多梗結合的方法。
但是相比于前面我們其他熱點,這類熱點是最容易催生爆款視頻乃至爆款賬號的,但它難就難在第一時間發現。除了運營、策劃小伙伴敏銳的內容觸覺外,最好的辦法就是借助數據工具。
以卡思數據平臺為例,我們可以通過“熱門視頻”和“熱門話題”兩個功能來尋找潛在熱點。
1、熱門視頻:
卡思數據的熱門視頻功能,可以看到抖音平臺實時熱門視頻和實時熱點,快速布局創意,也可以查看近 24 小時“點贊量最多”、“評論量最多”、“分享量最多”的各個賽道的視頻。
我們選擇“ 24 小時”、“僅看普通達人發布的視頻”(因媒體類等機構型賬號發布視頻的權重與普通賬號不同,故去除掉媒體、明星等特殊類別賬號發布的視頻),就可以看到 24 小時內的爆款視頻,也可以選擇相關內容類別進行查看,通過這個,我們就可以發現潛力熱門,進行熱點布局。
2、熱門話題:
通過卡思數據的熱門話題功能,我們可以基于不同維度選擇挑戰賽或話題參加。
如果希望蹭商業話題的話,要選擇近 3 天發布且玩法相對較開放的挑戰賽參加。
如果希望蹭熱門話題的話,選擇非藍V發起的, 3 天之內的話題。
然后優先選擇熱度高,播放量并不太高,且有一定玩法的非開放式話題參加。
蹭熱點的核心法則:速度、角度、力度
找到熱點后,該如何正確的蹭熱點?
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好三個度,分別是:速度、角度和力度
速度,這個概念應該大家都比較好理解,就是指進入熱點的時間。
對于可預見性熱點,通常是事先準備好相關內容素材,基于粉絲的閱讀習慣在節日、節點的前一天或當天進行發布。其中,粉絲的閱讀習慣(時間)不管是在卡思數據平臺還是抖音官方的創作者后臺都可以看到。以 520 熱點為例, 520 當天抖音熱門視頻榜TOP100 中,有83%的視頻與愛情的主題相關,而且單視頻的最低點贊量超過了 40 萬。
對于突發性熱點,要結合之前提到的“熱點內容生命周期”和數據產品進行發現。熱門視頻出現 3 天之內,我們可以進行高仿。過了 3 天,就要高度結合人設做玩法創新。而到了原視頻出現后的7- 10 日,除非有特別強的創意,否則就不要再去蹭了,很難獲得爆款。
角度,角度是指要盡量將賬號人設與熱點內容/玩法高度結合,并創作合理的內容。
系統會結合用戶畫像和內容畫像去做相應的匹配,內容畫像取決于內容特征,內容特征有很大一部分取決于賬號特征,而賬號特征實際上就是賬號人設。
尤其對于大號來講,粉絲的反饋直接影響整個視頻的后續分發力度,即使是蹭熱點,也要務必保證先讓粉絲認可。
繼續以 520 當天熱門視頻為例,下圖 4 個案例,都是當天的爆款視頻。單看視頻本身,既不屬于創意突出,也不屬于制作精美的“優質”視頻類型。他們獲得爆款的原因,就是因為熱點內容與人設高度結合,而又呈現出強烈的垂直屬性。
力度,力度就是內容深度,距離熱點時間越遠,力度越大(創意越突出),爆款的幾率才能越高。
對于玩法/話題類熱點,創意是有一定套路的。如圖:
最簡單的就是換角色,做反差。
同樣一個玩法,美女和老伯去玩,給人帶來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再深入一步,做場景,做場景的目的是為了提升故事性。
抖音熱門玩法、熱梗的時間都不會很長,我們可以在玩法前后進行創作,并賦予玩法一個獨特的環境。當觀眾對原來的玩法產生審美疲勞時,這類的內容往往會一鳴驚人。比如@維維啊、@鐘婷等KOL,就是此道高手。
而玩熱門的終極套路就是以熱門為出發點進行創作。
以增粉一直處于快車道上的@阿星&阿奇為例,就非常善于做梗的結合,每一個視頻都會讓觀眾大呼過癮。
不可否認,蹭熱點確實是破播放量的一條捷徑。
但是,蹭熱點本質還是要回歸內容,對于內容創作者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創作靈感。靈感從何而來?無他,唯有積累。內容創作者一定要建立屬于自己的靈感庫。
比如說像在卡思數據里面,就有一個收藏的功能。在日常尋找素材的過程中,把每一個能觸動你的素材都分類收集起來,當熱點來臨,就不會手忙腳亂,以致于錯過黃金進入時期。
預祝所有的內容創作者,都能成功的蹭上熱點,創造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