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全球芯片代工領域,能夠生產5nm及以下先進制程芯片的企業僅有臺積電和三星兩家。盡管英特爾也宣稱掌握了5nm工藝,但目前僅限于自用,并未對外提供代工服務。因此,臺積電和三星在頂尖芯片代工市場的競爭備受矚目。
然而,盡管表面上看似雙雄爭霸,但實際上,三星與臺積電之間的實力差距頗為懸殊。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發布的全球芯片代工報告顯示,臺積電在5nm及以下芯片代工市場中占據了高達87%的份額,而三星則僅占13%左右。這一數據凸顯出臺積電在全球芯片代工領域的絕對領先地位。
具體到3nm領域,臺積電的壟斷地位更為顯著。數據顯示,目前臺積電幾乎包攬了所有3nm芯片的代工業務,而三星的份額幾乎為零。這一結果無疑讓三星陷入了尷尬境地。
為了與臺積電在3nm領域一較高下,三星曾特意提前半年量產3nm芯片,并采用了更為先進的GAAFET晶體管技術。相比之下,臺積電仍在使用傳統的FinFET晶體管技術。然而,三星的激進策略并未取得預期效果。由于良率過低,據傳僅有20%,導致高通、英偉達等潛在客戶紛紛轉投臺積電。
面對如此困境,三星不得不采取自救措施。為了證明自身3nm技術的可行性,三星將自家的Exynos2500處理器交由自家工廠代工。然而,這一舉措能否挽回三星在3nm領域的頹勢,仍是一個未知數。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三星在3nm領域遭遇挫折,但它并未放棄與臺積電的競爭。據悉,三星計劃在今年與臺積電展開2nm制程的較量。然而,鑒于三星在3nm領域的表現,業界對其在2nm領域的競爭力持懷疑態度。機構預測認為,未來臺積電或將包攬5nm以下90%的份額,進一步鞏固其在全球芯片代工領域的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