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夏季假期的到來,眾多高中畢業生紛紛把握時機,投身于學車考駕照的熱潮中。在山東濟南,這一趨勢尤為明顯,據統計,當地已有4.6萬名畢業生報名學車,其中剛結束高考的學生成為了主力群體。然而,這股學車熱潮背后,卻也暴露出駕培市場的一系列問題。
低價誘餌成為不少駕校吸引學員的慣用手段。它們以極低的價格作為宣傳點,但學員報名后,卻會遭遇各種額外費用,如“考場模擬費”等,層層加碼,讓學員措手不及。更為嚴重的是,一些駕校還打出“包過承諾”的招牌,諸如“代考駕照”、“給考官好處費確保通過”等虛假宣傳,不僅誤導學員,更涉嫌組織考試作弊,觸犯法律底線。
面對駕培市場的種種亂象,專家呼吁,整治行動已迫在眉睫。建議相關部門加強市場準入管理,嚴格審核駕校資質,從源頭上把控質量。同時,加大日常監管力度,對違規行為予以嚴厲處罰,形成有效震懾。還應完善投訴舉報機制,鼓勵學員和社會公眾積極參與監督,共同營造健康有序的駕培市場環境。
據天眼查信息顯示,目前我國在業、存續狀態的駕培相關企業已超過9.9萬家。特別是2025年以來,新增注冊相關企業數量已近1.2萬家。從注冊數量趨勢來看,近五年來,駕培相關企業呈現出持續增長態勢,并在2024年達到了歷史高峰。
從地域分布來看,廣東省駕培相關企業數量獨占鰲頭,以超過1.6萬家的數量,占據了全國總數的16.37%。緊隨其后的是河南省、山東省、江蘇省和安徽省,這些地區駕培市場同樣活躍。
值得注意的是,通過天眼查的風險數據,我們還發現,約有10.84%的駕培相關企業涉及司法案件,這一比例不容忽視。這不僅反映出部分駕校在經營過程中存在違法違規行為,也提醒廣大學員在選擇駕校時需謹慎甄別,避免落入消費陷阱。
專家建議,學員在報名學車時,應仔細查看駕校的備案資質,了解其教學水平和信譽情況。同時,要保留好相關證據,如合同、收據等,以便在遭遇問題時能夠有效維護自身權益。通過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相信駕培市場將逐步走向規范化、健康化的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