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近期在外賣領域的大動作,終于揭開了其神秘面紗。早在一個月前,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就預告了京東外賣將帶來一場革命性的商業模式變革,這一消息隨即引發了業界的廣泛關注和猜測。
7月22日,京東正式啟動“菜品合伙人”招募計劃,豪擲10億現金,面向全國范圍內的餐飲品牌和個體廚師,為1000道招牌菜招募合伙人。合伙人僅需提供菜品配方并參與研發,而實際的現炒制作及品控環節將由京東旗下的合營品質餐飲制作平臺“七鮮小廚”負責,銷售則通過外賣和自提兩種方式進行。一旦成功成為某道菜品的合伙人,將直接獲得100萬元的現金保底分成,后續的銷售分成更是沒有上限。京東更計劃在接下來的三年內投入超過百億資金,在全國建設超過一萬個七鮮小廚網點。
這一創新之舉,雖出人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今年上半年,外賣行業的競爭異常激烈,大額優惠券滿天飛,甚至出現了“0元購”的極端情況。然而,在這種看似繁榮的背后,數據主導了生意,平臺燒錢不止,商家利潤受損,消費者雖然看似占了便宜,卻也面臨著健康風險。行業似乎走到了需要深刻反思的十字路口。
七鮮小廚的亮相,無疑是京東在外賣領域的一次大膽探索。它既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二房東”,也不會搶占餐飲店的生意,而是攜手優秀的餐飲商家,結合京東強大的供應鏈和運營能力,從“幽靈外賣”和“黑外賣”手中奪回原本屬于正規商家的市場份額。同時,七鮮小廚也為外賣行業的未來發展提供了新的啟示——唯有創新,才能贏得未來。
京東七鮮小廚的創新突破,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它采用了“重運營投入+輕量化合作”的模式。京東負責建設門店網點,承擔人力和運營成本,而菜品合伙人則只需提供配方和參與研發,幾乎實現了零成本參與。這極大地減輕了傳統餐飲經營中餐廳老板面臨的租金、人工、食材、營銷等多重成本壓力。
其次,七鮮小廚解決了商家端的結構性問題,通過風險-收益的重構,讓合作雙方的利益真正綁定在一起。傳統的外賣平臺補貼活動往往讓商家陷入零和博弈的困境,而京東則利用自身的供應鏈整合能力和運營優勢,來承擔傳統餐飲業的重投入,并為商家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盈利途徑。餐飲從業者不僅可以繼續經營自己的門店,還可以成為京東的菜品合伙人,獲得原本難以觸及的增量市場。
最后,七鮮小廚直接回應了消費者的核心關切——如何吃到既好吃、便宜又安全的外賣餐品。傳統外賣市場中,好吃的不便宜,便宜的又不放心。京東通過其強大的供應鏈能力,從源頭削減成本,提升效率,同時引入嚴格的品控體系,確保食材品質。現炒現做保證了餐品的新鮮度,24小時后廚直播讓消費者看到制作過程,遠超行業平均的檢疫標準和專業消殺服務,則讓食品安全從口號變為可驗證的硬性標準。
京東七鮮小廚還具有前瞻性,通過全國化的網絡布局,讓優質菜品突破地域限制,實現規模化擴張。這不僅為地方特色美食提供了全國推廣的機會,也為中小商家和個體從業者提供了發展機遇,打破了餐飲行業的資本門檻限制。
從消費者角度看,京東七鮮小廚重建了外賣市場的“質價比”標準。消費者將能夠以相對較低的價格享受到更高品質的外賣服務,從而真正實現消費體驗的提升。而當七鮮小廚的網點密度足夠時,還有望形成新的用戶消費習慣,讓劣質外賣徹底出局。
對商家而言,七鮮小廚也是一種全新的成長路徑。它不僅為商家提供了一種新的盈利途徑,還帶來了經營思路和模式的更新迭代。菜品合伙人的模式大大降低了餐飲商家的經營風險,提供了品牌價值和市場影響力持續提升的可能。
從更宏觀的行業生態角度看,京東的創新還可能帶來深刻變化。它將加速行業告別價格戰,轉向品質競爭;加速劣幣退場,形成“良幣驅逐劣幣”的環境;同時重構平臺角色,從單純的配送服務演變為綜合性的餐飲解決方案提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