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通過其官方公眾號“市說新語”發布了一系列舉措,旨在應對質量領域中的“內卷式”競爭問題。該總局采取了打擊與建設并行、管理與服務并重的策略,積極介入,力圖糾正這一不良競爭態勢。
一批涉及質量領域“內卷式”競爭的典型案例被公開曝光,這些案例的共同點在于,企業為了迅速獲取市場份額和短期利潤,忽略了品牌建設、質量控制和技術革新,轉而通過降低生產成本,推出低質產品,從而擾亂了市場的公平競爭環境。
市場監管總局指出,這種忽視品牌建設、以價格競爭為手段、犧牲產品質量、無視行業規則的惡性競爭,不僅導致了整體產品質量的下滑,更直接侵害了消費者的權益,對行業的長遠發展構成了嚴重威脅。
分析“內卷式”競爭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三大方面:首先,供需結構失衡,部分行業面臨需求不足和產能過剩的雙重壓力,企業為求生存,不得不在有限的市場空間內展開激烈競爭;其次,部分企業過于追求短期利益,缺乏創新精神和差異化競爭策略,往往通過壓縮成本、價格戰等手段,甚至不惜制假售假,無視法律法規;最后,部分領域的監管機制尚不完善,給了一些企業違規操作的空間。
針對上述問題,市場監管總局提出了具體應對措施。一方面,加強市場準入管理,從源頭上解決供需矛盾,嚴格把控重點工業產品的生產許可,提高市場進入門檻,減少低質惡性競爭;另一方面,加大質量安全監管力度,特別是對網絡銷售產品的監督抽查,計劃在未來幾年內大幅增加抽樣批次,并推動重點產品質量安全標識核驗試點,同時開展專項整治行動,確保產品質量安全。
市場監管總局還將加強助企服務,幫助企業提升產品質量。通過組織質量技術幫扶活動,對特定企業和產業實施精準幫扶,同時探索產品質量分級試點工作,構建分級標準體系,引導企業實現優質優價,有序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