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充電寶行業的劇烈動蕩中,羅馬仕成為了風暴眼中的焦點,其遭遇堪稱慘重。
近期,羅馬仕的多款充電寶3C認證被撤銷,隨之而來的是京東、淘寶等電商平臺官方旗艦店的關閉。7月6日凌晨,羅馬仕正式發布了停工停產的通知,標志著這個曾經連續11年穩居天貓“雙11”移動電源品類銷量冠軍、年出貨量超過5000萬件的行業巨頭,以一種近乎倉皇的姿態告別了自己的輝煌時期。
羅馬仕的倒塌并非毫無征兆,其根源在于長期對質量控制的忽視以及對供應鏈風險的放任。此次危機不僅映射出羅馬仕自身的困境,更是充電寶行業無序發展的一個縮影。
早在6月,北京多所高校因羅馬仕20000毫安充電寶自燃概率高于行業平均水平,而發出停用通知。面對這一危機,羅馬仕最初態度強硬,未能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反而試圖淡化問題,導致輿論風波愈演愈烈。直至法律風險凸顯,羅馬仕才匆忙宣布召回49萬余臺產品,但此時,品牌信任已蕩然無存。
事實上,羅馬仕因質量問題引發的關注早已不是首次。從2017年廣東質監局抽檢不合格,到2019年因電芯組裝缺陷召回3792臺產品,再到2020年河北市場監管局判定其產品不合格,羅馬仕的質量問題頻發。中國消費者協會數據顯示,2024年羅馬仕充電寶的投訴中,45%與安全隱患相關。
羅馬仕問題的根源在于其“價格屠夫”策略。為了維持低價,羅馬仕選擇了低價的電芯供應商,并默許經銷商尋找小廠代工,導致產品質量參差不齊。例如,行業普遍采用的NTC熱敏電阻,羅馬仕直到2019年才開始使用,比行業平均水平晚了4年。這種技術滯后,使得羅馬仕的產品在極端條件下更易發生熱失控。
據羅馬仕內部員工透露,由于追求低價,羅馬仕給予經銷商的利潤極低,導致一些經銷商在獲得生產許可后,會選擇不知名的小廠進行代工,充電寶內部材料真假難辨。因此,盡管年出貨量高達5000萬件,羅馬仕卻首先倒下,引發了網友的調侃:都是賣得太多了惹的禍。
羅馬仕事件只是充電寶行業問題的冰山一角。充電寶行業的價格戰已經白熱化,以羅馬仕某款20000mAh充電寶為例,其售價從2021年的140元降至2025年的69元。然而,一枚安全可靠的優質電芯成本約為40至50元,加上其他物料成本,一個充電寶的基礎成本至少在50至60元。為了壓縮成本,品牌方要求供應商降價,供應商則通過使用次品電芯或外包給中小廠來維持利潤。
例如,安克充電寶的召回事件,就是由于供應商將電芯外包給江西某代工廠生產,該工廠涉嫌違規替換了電池正負極間隔膜的原材料,導致隔膜存在失效風險。此次召回的產品中,不乏基礎款產品,價格范圍在149至229元之間,羅馬仕的召回款價格也在75元至200元之間。這種低價競爭的惡果,在行業抽查數據中一目了然,近年來充電寶行業抽查不合格率持續攀升。
即使是高端品牌如安克,也難以逃脫供應鏈風險的波及。2025年6月,安克因電芯問題召回了71萬余臺產品,暴露了供應鏈管理的漏洞。充電寶行業的代工模式加劇了質量把控的難度,品牌方通常只負責設計和銷售,生產環節外包給代工廠,導致品控鏈條斷裂。此次事件中,作為多家品牌的電芯供應商,安普瑞斯無錫公司因違規更換材料,導致其69款電芯產品的3C認證被暫停或撤銷。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頭部供應商和頭部品牌,也難以完全避免供應鏈風險。此前,3C認證測試依賴工廠送檢樣品,部分廠商可能利用這一漏洞,在量產時替換關鍵材料或轉包給未經驗證的代工廠生產。如果品牌方未對批量供應的電池實施嚴格的質量監控,便難以察覺生產環節的偷工減料。
巧合的是,在這次事故爆發之前,充電寶行業已經迎來了新的技術規范。工業和信息化部公開征集《移動電源安全技術規范》強制性國家標準制修訂意見,意味著移動充電寶的新國標即將出臺。相關企業也采取了更加直接的措施,如安克創新與寧德新能源簽署戰略合作,采購高能量密度電芯,組建安全專家團隊,搭建大數據平臺監控生產全流程。綠聯則下架所有使用安普瑞斯電芯的產品,切換為其他優質供應商。
技術門檻的提升和線上渠道品控升級正在同步發力。京東、天貓等平臺要求商家提供每批次產品檢測報告,對“3C認證”標識實施AI核驗,一旦發現虛假標識立即下架。這直接導致低價劣質產品被市場淘汰,安全性能更高的產品銷量暴漲,安全溢價開始被消費者接受。
然而,這一切的代價最終由消費者承擔。在購買充電寶時,消費者需要學會辨別是否有3C認證,判斷價格是否合理,以確保產品的安全性。69元的充電寶背后,是企業將合規成本轉嫁給消費者的安全;100元與200元的價差里,隱藏著本該由品牌承擔的品控責任。羅馬仕的倒下,或許標志著行業野蠻生長的終結,但消費者仍需在信息不對稱的市場中,為企業的失誤和行業的滯后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