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內AI眼鏡市場熱鬧非凡,新品層出不窮,其功能與應用場景也日新月異。諸如靈伴Rokid Glasses、小米AI眼鏡以及大鵬DPVR AI Glasses等產品,正逐步融入我們的生活。這些眼鏡不僅具備提詞、拍攝、物體識別等基本功能,還加入了實時翻譯、導航、健康監測乃至支付等多樣化服務,極大地豐富了用戶的生活體驗。
AI眼鏡市場的蓬勃發展,也吸引了眾多上市公司的目光。它們紛紛布局上下游產業鏈,以期在這個新興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博士眼鏡、沃特股份、豪鵬科技等廠商,都在密切關注AI眼鏡板塊的發展,特別是在產業鏈組裝代工、芯片供應以及光學顯示技術等方面,展現出濃厚的興趣與投入。
據IDC預測,全球智能眼鏡市場在未來幾年將迎來顯著增長。到2025年,全球出貨量有望達到1451.8萬臺,同比增長42.5%。而在中國市場,這一趨勢更為顯著。預計2025年中國智能眼鏡市場出貨量將達到290.7萬臺,同比增長高達121.1%。其中,音頻和音頻拍攝眼鏡將成為主流,出貨量預計達到216.5萬臺,同比增長178.4%;而AR/VR設備也將有不俗表現,出貨量預計達到74.2萬臺,同比增長38.1%。
然而,盡管AI眼鏡行業增速迅猛,但要想實現真正的普及,仍需克服一系列挑戰。續航、交互以及生態建設等方面的問題,仍是制約AI眼鏡發展的關鍵因素。不過,業界普遍認為,隨著芯片技術的不斷優化、云端協同能力的提升以及更多差異化應用場景的落地,未來3至5年內,AI眼鏡有望迎來消費市場的重大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