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州,一段小狗因老人取走其收集的瓶子而吠叫的視頻在網絡上引起了廣泛關注。這只小狗的主人透露,這只小狗每月通過售賣廢品竟能帶來約860元的收入。據稱,小狗無需任何指令,便會主動上街撿拾空瓶,這一行為最初可能是為了換取肉食而形成的條件反射。
類似這樣的故事并不罕見,河南鄭州的邊境牧羊犬、江蘇蘇州的金毛等寵物狗也被報道有撿瓶子的行為。這些行為大多是自發的,寵物主人們只是給予它們正向的反饋。這樣的行為不僅展現了寵物的聰明才智,還具有一定的環保意義。
然而,關于小狗月均收入860元的真實性卻引發了質疑。根據廢品回收的價格計算,要達到這一收入,小狗每天需要撿拾數百甚至上千個瓶子。相比之下,有報道稱三只拉布拉多合作一個夏天才賣出了80元。因此,這一事件更多地被看作是一個溫馨的人寵互助故事,其象征意義遠大于實際收益。
公眾對此事的態度各異,有人開玩笑說想要養一只這樣的狗來實現“躺平”生活,也有人擔憂這樣的行為可能帶來的安全風險和法律問題。這一事件成為了動物行為與人寵情感關系的縮影,提醒人們在關注寵物帶來的樂趣的同時,也要理性看待其可能帶來的經濟收益,更加重視寵物的健康與安全。
據天眼查信息顯示,目前我國在業和存續狀態的寵物相關企業數量已超過490.3萬家。特別是在2025年,截至目前新增注冊的寵物相關企業數量已達到約71.2萬家。從近五年來看,寵物相關企業的注冊數量呈現出逐年增長的態勢,并在2024年達到了頂峰。
從地域分布來看,海南省、廣東省和浙江省的寵物相關企業數量位居前列,分別擁有超過80.2萬家、52.1萬家和45.2萬家企業。這些數據表明,寵物行業在我國的發展勢頭強勁,市場潛力巨大。
據天眼查風險數據顯示,涉及司法案件的寵物相關企業約占總數的0.46%。這一比例雖然不高,但也提醒寵物行業從業者要依法經營,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