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在其最新發布的第二季度財報中,透露了一系列重大戰略性調整,由新任CEO譚立夫親自宣布。這些調整旨在優化公司結構,提升運營效率,并削減不必要的開支。
譚立夫在財報電話會議中透露,公司決定暫停在德國和波蘭的制造項目。其中,波蘭的組裝與測試設施以及德國的芯片工廠,自2024年公布以來一直未有實質性進展。他承認,過去的產能投資過于超前且不夠合理,導致了生產設施的分散布局。
不僅如此,英特爾還計劃整合其在哥斯達黎加的測試業務,未來主要依托越南和馬來西亞的生產基地。這一舉措旨在使公司的生產布局更加貼合市場需求,確保投資效益最大化。
尤為引人注目的是,英特爾決定將耗資280億美元的俄亥俄州芯片工廠項目再次推遲。該工廠原計劃于2025年投產,但已在今年2月首次推遲。這一系列變動顯示出,英特爾在全球半導體市場的激烈競爭中正面臨重重挑戰。
自譚立夫今年3月上任以來,他積極推動公司內部改革,致力于削減低效與冗余。據悉,公司已通過多輪裁員減少了約15%的員工數量,并計劃在年底前將員工總數降至75000人。同時,管理層規模也縮減了50%。這些改革措施無疑將增強英特爾在未來的市場競爭力。
面對市場波動與內部整合的雙重壓力,英特爾的未來走向備受業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