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I領域傳來了一則重量級人事變動消息,百川智能的聯合創始人及商業化部門掌舵人洪濤已悄然離職。這一變動在業界引發了廣泛關注,尤其是在公司內部流傳著一種說法,稱洪濤的離職與其他創始人急于實現資本套現,并給他施加了巨大的銷售業績壓力有關。
據多方媒體報道,洪濤的離職并非突發事件,而是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百川智能方面對此事作出了正式回應,稱洪濤因個人原因決定離開公司。同時,公司也對他過去的貢獻表示了感謝,特別是在公司初創階段,洪濤迅速組建了一支高效的商業化團隊,為公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洪濤的職業生涯頗為豐富,他曾在搜狗擔任CMO,是搜狗輸入法、瀏覽器及搜索推廣體系的重要打造者之一。他與搜狗的前CEO王小川、前COO茹立云以及前CTO楊洪濤并稱為搜狗“四大天王”。去年7月,洪濤選擇加入百川智能,負責商業化事務,并立即著手招聘,以彌補團隊在商業領域的空白。
百川智能內部還傳出了一則更為驚人的消息,稱公司的人力資源總監(HRD)因試圖與王小川協商更優惠的員工回購政策而被直接解雇。這位HRD不僅是王小川的老同事,也是搜狗時期的老員工,這一事件無疑加深了外界對百川智能內部管理的關注。
與此同時,網絡上還流傳著一張聊天記錄截圖,顯示百川智能計劃以極低的價格(僅略高于一折)強制回購員工的期權。這一政策不僅引起了員工的不滿,也讓外界對百川智能的財務狀況和未來發展產生了質疑。有消息稱,AI領域的“大模型六小龍”同樣存在一折回購員工期權的情況,相比之下,百川智能的回購政策還算“仁慈”。
面對這些傳聞,百川智能方面并未給出正面回應。不過,從洪濤的離職以及商業化部門的動蕩來看,公司在商業化進程上可能遇到了不小的挑戰。目前,AI大模型領域尚未找到成熟的商業化模式,成本高企而收益有限,國內外不少AI公司都因此陷入了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百川智能的官方社交媒體平臺也呈現出一種停滯不前的狀態。微博平臺自今年7月以來就未再更新,而微信公眾號的最新文章也發布于10月底。盡管這可能與技術型公司產品開發周期長、更新頻率低有關,但結合當前的傳聞和人事變動,不禁讓人對公司的現狀產生更多聯想。
盡管如此,百川智能在業務層面仍然取得了一定的進展。10月底,公司宣布已經為數千家客戶提供服務,并與行業生態伙伴、硬件廠商及運營商建立了合作關系。然而,面對內部管理和外部市場的雙重挑戰,百川智能能否在AI大模型領域站穩腳跟,仍需時間給出答案。